顯示:
排序方式:
這是首次以室內管弦樂團詮釋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由馬克拉斯爵士精心研究及詮 釋的一套非常精緻及很有學術價值的版本,模擬布拉姆斯當時的樂團編製以及演奏風格。採24位元錄製,音質十分紮實純粹清晰,空間..
一個室內樂團要受人肯定,除了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在於團員間彼此的默契及協調性,難能可貴的是,來自貝可娃家族的三個姐妹花,有著其他室內樂團所沒有的緊密默契。或許你可以說她們的默契是理所當然的,因為..
二十世紀合唱大宗師羅伯蕭在逝世前三週,原本預計將和摩門聖幕合唱團及猶他交響樂團合作錄製並演出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大師已親自改編成全新的英語演唱版本,用意即是以熟悉的語言,唱出最真誠的讚頌..
布拉姆斯於1857年開始創作《德意志安魂曲》時,年僅24歲,全曲譜寫過程中一再推敲、修飾,終於11年後35歲時的1868年完成全曲。全曲共分為七個樂章,除管弦樂團外,演唱編制為女高音、男中音獨唱..
中提琴形狀比小提琴稍大,調律比小提琴低五度,高音域聽起來稍帶鼻音,低音域特別具有磁性。直到十八世紀中葉,中提琴都只能在樂團扮演陪襯角色,絃樂四重奏興起之後,它在室內樂的重要地位方告確立,但是做為..
邁入晚年的布拉姆斯,在正準備封筆、將作曲的棒子傳交給下一代作曲家之際,遇到了單簧管演奏家穆菲爾德,他精彩而有如聲樂演唱一般的吹奏技巧,感動了布拉姆斯,讓他的創作力再度復甦,進而寫下了單簧管五重奏..
布拉姆斯作品114及115號的變奏曲式結尾並非為了展示演奏者的技巧而設計,反而是因為作曲家在幾乎完成整個曲子結構時,在一堆可行但又不相同的觀點中猶豫著,難以決定以何種面貌來作結束。變奏曲式的靜態特..
布拉姆斯的兩首單簧管奏鳴曲完成於他生命最後的時光,其後他只完成了六首管風琴聖詠前奏曲和四首莊嚴歌曲,因此可以視為他在室內音樂的告別作,也是他最後的旋律綻放。和他的單簧管五重奏、三重奏一樣,這套作..
21年前還是年輕小伙子的史蒂芬.伊瑟利斯,以布拉姆斯的大提琴奏鳴曲作為他的首張專輯(CDA66159已絕版,後併入布拉姆斯室內樂全集CDS44331/42當中),專輯問世後佳評如潮,也成為H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