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演奏家

所有演奏家

依字母排序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顯示方式: 列表 / 方格
顯示:
排序方式: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莫札特風》組曲 Tchaikovsky:Piano Concerto No.1-Orbelian/Philharmonia/Jarvi
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寫作三首鋼琴協奏曲,其中以這首第一號降b小調最為傑出,最常演奏,為同類作品中最受世人熱愛的名曲。此曲具有洗鍊的西歐風格和豪放的斯拉夫特性;柴可夫斯基特有的哀愁感,在此曲中卻轉發成..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史克里亞賓:升F小調鋼琴協奏曲Tchaikovsky & Scriabin Piano Concertos Nikolai Demidenko/Bbc Symphony Orchestra/Lazarev
柴可夫斯基和史克里亞賓,均是俄國的浪漫派音樂之代表人物,在他們的作品裡面,除了流露出情感濃郁的音樂風格之外,並融入了俄國氣勢雄壯的民族風味,柴氏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起首,即是最佳的例證,這首曲子也..
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 Tchaikovsky:Symphony No. 5
本曲是柴氏三大交響曲之一,在此之前他的作品都有很濃的西歐色彩,但此之後逐漸轉變為俄羅斯風味。本片的演奏,在普烈文指揮下,木管樂器極其甜美。 ..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斯拉夫進行曲》 Tchaikovsky:Symphony No. 6 etc. (Russian State Symphonic, V. Polyansky)
《悲愴》交響曲是柴可夫斯基晚年最重要的一首作品,這個標題是他的弟弟莫德斯建議加上去的;這闕作品完成於1893年,當時的首演僅獲得勉強的成功,反而是在他去世後十二天,此作品在一次為他舉行的追悼音樂..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  Tchaikovsky:Symphony No.6 Pathetique
1869接受俄國五人團作曲家巴拉基烈夫建議,柴可夫斯基以「羅密歐與茱麗葉」為主題創作幻想序曲。這首運用了奏鳴曲式、抽象概念發展,而非根據劇情的架構進行,以低音管象徵神父宗教性的莊嚴,而其中英國管..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莫札特風」組曲/「四季」Tchaikovsky: Suite No.4 Mozartiana / The Seasons - 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 Neeme Jarvi
柴可夫斯基所譜寫四首管弦樂組曲,都是根據巴哈、貝多芬等偉大作曲家的音樂為其創作風格,藉以構成藝術性極高的小品。1887年完成的第四號組曲,主題是運用莫札特的吉格舞曲、小步舞曲、聖體頌、以及十段鋼..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胡桃鉗》 Tchaikovsky: Nutcracker
在十九世紀後半,法國浪漫舞劇逐漸衰落,舞台轉移至俄國,在馬林斯基皇家劇院經理培提芭的大力提倡下,俄國成為芭蕾舞劇的領導國。西元1891年柴可夫斯基著手寫了一齣舞劇《胡桃鉗》,是根據霍夫曼的童話故..
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胡桃鉗》《全曲》
在十九世紀後半,法國浪漫舞劇逐漸衰落,舞台轉移至俄國,在馬林斯基皇家劇院經理培提芭的大力提倡下,俄國成為芭蕾舞劇的領導國。西元1891年柴可夫斯基著手寫了一齣舞劇《胡桃鉗》,是根據霍夫曼的童話故..
梅諾第:《布里克街的聖徒》Menotti: The Saint of Bleecker Street
以《靈媒》、《電話》和《領事》等歌劇著稱的義裔美籍作曲家梅諾第,其作品一貫具有豐富的劇場芬芳,以及適切拉高戲劇景況的音樂。《布里克街的聖徒》是梅諾第個人的奧德賽之旅,1954年12月27日在百老..
梅諾第:教堂歌劇《馬丁的謊言》
如今仍在世的美國作曲家梅諾第,可以說是二次大戰後最受歡迎的歌劇大師,他的《靈媒》、《電話》與《領事》等,在全球各大歌劇院不斷演出,而這齣1964年所寫的獨幕教堂歌劇《馬丁的謊言》,是梅諾第首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