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替努曾為各類器樂寫過為數不少的室內樂作品。其中大提琴更是在他心中佔了特殊的地位,三首大提琴奏鳴曲對他而言同樣有著重大的意義,每一首的風格截然不同,作曲的初衷也都和音樂以外的事件有所牽連。最富戲劇性的當屬1939年在巴黎完成的第一號奏鳴曲,這時的馬替努因為捷克陷落於納粹之手而流亡至巴黎。1940年為了尋求更穩定的生活,馬替努又落腳至美國並完成第二號奏鳴曲,這片新天地也為他的音樂注入了朝氣活力以及強烈的節奏感。第三號奏鳴曲雖然是悼念已故的友人,卻依舊洋溢著輕快的氣氛而非沈痛感,即便是慢板樂章,牧歌似的田園風也蓋過哀傷感,「第三樂章的結尾更是讓人直接聯想到活潑的牛仔音樂」伊瑟利斯在解說冊中如此說道。雖然這首奏鳴曲充滿許多美國風的影響,馬替努本人卻解釋說「我的作品依舊是道地的捷克風,並且和我的祖國緊密相連」穿插在三首奏鳴曲之間的另外兩首作品皆是出自兩位芬蘭作曲家之手。西貝流士的「憂愁」寫於1900年,當時他剛出世的女兒克絲蒂夭折,自然音樂情緒帶有強烈的悲傷,但同時也洋溢著大自然的聲音,是相當傑出的作品,伊瑟利斯形容它是「給大提琴與鋼琴的音詩」。最後一首是穆斯托年的奏鳴曲(2006),伊瑟利斯和他不僅熟識多年,彼此間的合作也長達二十年之久,這張刺激又富變化的專輯由他們兩人搭檔,自然是精彩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