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時期的李斯特至少就寫過兩首重量級的鋼琴協奏曲,遺憾的是從未出版而且手稿亡佚,儘管如此,在1830年代當他決心成為作曲家時還是有少數殘存的片段證明他曾經使用過其中的主題和概念。給鋼琴和弦樂的單樂章協奏曲《詛咒》起草於1833年,1840年修訂,接著就被遺忘直到1915年才得以出版。和他1820年代末亡佚的作品相同,都有超乎尋常的鋼琴寫作技巧,全曲情緒不斷轉折,大幅擺脫以往古典協奏曲予人的形象。此外,採用弦樂團作為浪漫鋼琴協奏曲的伴奏也是相當罕見,這也是因為當時才20出頭的他還沒有能力寫出整個管弦樂團的架構。雖然弦樂的寫法不太尋常,但演出的確會讓人印象深刻。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初次出版是在1856年,但創作時間早在1832年,比《詛咒》還略早。李斯特一開始就是打算以大型展技的形式呈現,在架構上也處處可見以貝多芬的皇帝協奏曲為藍本。三個樂章都採用和貝多芬同樣的調性。不過在準備出版之前其實他也多次重新修訂,最後的版本由四個不間斷的簡短樂章一氣呵成。
《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動筆於1839年,1861年出版前同樣經過多次修改。李斯特曾經一度打算將樂曲命名為《交響協奏曲》,最終版本與他早期炫技協奏曲風格已經有截然不同的面貌。除了展技部分減少之外,鋼琴與管弦樂團之間不再是競爭而是合作。就連調性也顯現出他在作曲路上的歷練象徵,第二號的A大調正是第一號協奏曲降E大調的三全音,三全音的運用則是他後期的風格。
看到本片獨奏家姓「康特洛夫」時,你心中是否浮現出熟悉的名字?沒錯!這位1997年生的年輕鋼琴家亞歷山大正是小提琴家兼指揮尚-賈克.康特洛夫的愛子。雖說古典音樂圈繼承上一代音樂衣缽的年輕人不在少數,但有上一輩的音樂光環加持是否真能保證星途順遂還很難說。這是亞歷山大在BIS的首張專輯,也是他第一張協奏曲錄音,由父親親自指揮塔皮歐拉小交響樂團伴奏,足見愛子心切的心情。
亞歷山大16歲就與華沙交響樂團共演協奏曲,後又應貝瑞佐夫斯基邀請在他主辦的鋼琴音樂節上演出兩場音樂會。2015年10月18日康特洛夫父子檔將同時來台與北市交演出,曲目包含本片收錄的《詛咒》與其他精彩曲目,值得參考。2015年9月份的留聲機雜誌更直接說「亞歷山大在協奏曲的表現固然讓人印象深刻,但《詛咒》一曲才是你該購買本片的原因!」週日泰晤士報則說「所有一切都像是一場戲劇而且理智的探索,我們的心弦和音樂語言正被亞歷山大賣力撥動。」
1–4) Piano Concerto No. 1 in E flat major, S. 124 19'08
5–6) Concerto in E minor 'Malediction', S. 121 15'44
for piano and strings
7–12) Piano Concerto No. 2 in A major, S. 125 22'19
TT: 58'02
Alexandre Kantorow piano
Tapiola Sinfonietta
Jean-Jacques Kantorow conduc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