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爵士語法描繪台灣在地的人、事、物、景象令人叫絕 「啟彬與凱雅的二重奏Chi-pin & Kai-ya’s Duo Project」首張專輯 《爵士台灣映象 Impressions of Taiwan》 美國是爵士樂的發源地,歐洲是張大溫床,那麼,當代的台灣人應當站在什麼位置?現在台灣出現了「啟彬與凱雅的二重奏」他們能演、能說、能寫,多面向角色扮演,以在地的人事物作為創作的靈感,將台南鹽水鎮的蜂炮城、嘉義布袋港的漁市即景、跳探戈的螞蟻、等待230號公車上陽明山的阿公阿媽、美麗的集集綠色隧道、兒時回憶的紅豆餅及糖廠…。你我共同擁有美好的生活經驗,在專業的音樂素養及豐富的人文精神下,譜寫演奏出最具本土特色的「台灣新爵士」。
影音雙效光碟
*Bonus CD曲目
1. 農村曲(台灣民謠)Bonus Track
A Farmer’s Worksong (Taiwanese Trad.)
2. My One and Only Love (R. Mellin/G.Wood)Sherwin Publishing Corp./ASCAP)
3. 桃花過渡(台灣民謠)
Ferrying In Peach Blossom (Taiwanese Trad.)
4. 韓德森公司(謝啟彬)Bonus Track
Henderson Company (Chi-pin Hsieh)
*VCD 影音曲目
5. 布袋漁市即景 (張凱雅)Video
Fish Market In Bu-Dai Port (Kai-ya Chang)
6. 螞蟻的探戈 (張凱雅)Video
Ants’ Tango (Kai-ya Chang)
7.綠色隧道 (謝啟彬)Video
Green Tunnel (Chi-pin Hsieh)
Bonus CD曲目說明
1.農村曲 A Farmer’s Worksong (台灣民謠 Taiwanese Trad.)
此為農村曲版本二,版本一改編於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帶有沈重宿命的氣息,當時由回台的五重奏組合於災區演出;四年後重新改編此曲,反應了台灣人民從悲痛中站起,重新進入繁忙景象的生命力展現
2. My One And Only Love (R. Mellin/G. Wood)
這首全世界爵士樂迷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經由電影「麥迪遜之橋」與「遠離賭城」的推波助瀾,更為眾人所熟悉,聽聽由小提琴與鋼琴詮釋的版本,品味我們對爵士樂的熱愛。
3. 桃花過渡 Ferrying In Peach Blossom (台灣民謠 Taiwanese Trad.)
此番合作之唱片公司,以台灣歌謠交響化著稱於世,桃花過渡最輕快悅耳的版本,即來自於上揚的歷史性貢獻,然而,秉持著爵士樂恣意揮灑的精神,啟彬與凱雅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將這首會不由得搖頭晃腦大打節拍的新版《桃花過渡》獻給大家!
4. 韓德森公司 Henderson Company (謝啟彬 Chi-pin Hsieh)
韓德森?對,就是我很喜愛的薩克斯風大師喬.韓德森(Joe Henderson)!因為跟隨爵士薩克斯風老師學習之故,對於喬韓德森有種莫名的崇拜與喜愛,覺得他翩翩的風度與豐富的爵士個性實在值得效法。也因此, 在我的演奏風格中,也包含了喬的影響,此曲的旋律便取自於他於名曲《Inner Urge》中的一段即興,至於歌曲全名,只覺得他的名字很適合當公司行號罷了!不是很順嗎?
專輯曲目說明
1. 布袋漁市即景 Fish Market In Bu-Dai Port (張凱雅 Kai-ya Chang)
住在台南、嘉義地區的人大多知道布袋有個熱鬧的漁市,在那兒買魚很新鮮又便宜。布袋漁市場裡有吵雜的叫賣聲、水水黏黏的水泥地、數十攤的各種魚 類、蚌殼類等,最令人興奮的是能夠看到許多種魚的原形。爸媽喜歡每三個星期去買一次魚,賣魚的阿姨生意好心情佳,就會「沙密素」多送幾尾香魚、小捲哦!
2. 糖廠 Sugarcane Factory (張凱雅 Kai-ya Chang)
對於許多嘉南平原長大的孩子而言,去糖廠吃冰與載甘蔗的小火車,肯定都是共同的記憶,甘蔗園的茂盛景象,以及收成後在一大片空地上放風箏的感覺,很難教進到都市後的我們不懷念,小火車噹噹噹地要過平交道了,火車一節一節地駛過,我們也都慢慢地長大。
3. 綠色隧道 Green Tunnel (謝啟彬 Chi-pin Hsieh)
最有名的綠色隧道在南投集集,然而這種兩旁綠樹成蔭、行車於芬多精之間的景象,在台灣的鄉間其實隨處可見,我想試試運用同樣具有田野氣息的愛爾蘭小提琴樂風,融合爵士經典曲快速的和絃進行,呈現出恣意暢快的徜徉感受。
4. 圓形的滋味 Circle In Circle (張凱雅 Kai-ya Chang)
去年回台灣後,為了想念許久的紅豆餅,在新營市區找尋記憶中的那個攤位,找不著時先吃了別攤的,總覺得比不上原來那攤紅豆餡多、餅大塊的。某日,終於在啟彬媽媽位於台中烏日鄉的陶藝朋友家附近,發現紅豆餅攤…現烤的餅‥餅又薄又脆…紅豆餡還在冒煙…天啊!這就對了!
5. 230的阿公阿媽 Bus 230 (張凱雅 Kai-ya Chang)
去年八月住在新北投,每星期有兩天要前往華岡藝校上課,由後山走正好是搭二三○公車。一大早七點鐘的公車上,充滿了阿公阿媽們與司機的寒暄,沿途 還有臨時的小貨車賣豬肉、阿伯阿桑在賣青菜。經過公共澡堂前一停車,不管是正要去洗的、或剛洗好的,大家熱鬧的不得了,而坐在公車上的我總是聞到熱氣的味 道。我喜歡看他們輕鬆快樂的神情,這樣我可以帶著愉快的心情與感動,過有精神的一天。
6. 來去蜂炮城 Firework Festival (張凱雅 Kai-ya Chang)
凱雅的媽媽來自台南縣的鹽水鎮,那裡每年都有中外聞名的放蜂炮。小時候,常前往關帝君廟幫忙的外公會告訴我們,元宵節前一天大型的炮陣早已準備就 緒,當天抬著神轎的叔叔伯伯們就從這裡出發。蜂炮發威時,我們小孩子都是躲在一位汽車修理的叔叔家,看著外面穿插流竄的咻咻炮,覺得好壯觀喔!哪天把比利 時的朋友帶去看蜂炮,保證他們嚇得跳腳!台灣傳統文化真讚!有意思!
7. 螞蟻的探戈 Ants’ Tango (張凱雅 Kai-ya Chang)
看了「蟲蟲危機」卡通後,覺得螞蟻頗有趣的,開始出現看螞蟻看呆了的狀況。在台灣時記得只要桌上有餅乾屑或糖,螞蟻一會兒就聚集過來了。初到比利 時的幾星期後,突然想到「為什麼比利時都沒有螞蟻?」還故意撒了一堆一堆的糖來吸引無效,再去問同學「你們的螞蟻都在哪兒啊?」。導致回台後,在洗手間看 到螞蟻前後排列,心中一陣高興便幫他們吹吹風,哇!蠻像跳探戈的。
8. 拖吊鯊魚 City Shark (謝啟彬 Chi-pin Hsieh)
城市裡最令人害怕的是什麼?不是警察車、救護車、消防車,而是往往成群結隊出巡狩獵、紅色車身、高舉尾鰭的拖吊車,它們兩輛一組,無聲無息地出現,一被盯上,絕無逃脫的可能,即便從身邊駛過,都能感到那股毛骨悚然的肅殺氣氛…唉,我還是去找停車格吧!
9. 空中迴廊 Sky Corridor (謝啟彬 Chi-pin Hsieh)
這首曲子有三個景象同步呈現於單一鏡面上,首先是台北的大眾捷運系統,這是我出國前還沒有的,現在走在街上,多出來了好多空中的景觀;其次,則是 科幻電影中常見的立體道路,道路的交錯不再是二次元,甚至飛車追逐時,所呈現的縱深令人難以忘懷;當然,於迴廊音樂咖啡的定期演出,也是對於此單字的印象 強化。
10. 記憶中的日式宿舍 Japanese Style House (張凱雅 Kai-ya Chang)
凱雅從小到念專科的這段日子,都是住在台南縣政府的宿舍裡,這是一棟很大的日式宿舍,啟彬位於嘉義縣朴子鎮的老家也是傳統的日式宿舍。小時候老覺 得門怎麼那麼多?老玩拉門與戳洞的遊戲,甚至把塌塌米的編織線亂抽一通哩!常常午後雷陣雨後,奶奶帶著我坐在離地面有一些高度的木條窗戶前,開始教我唱日 本歌謠,讓我成為當時爺爺每年招待日本老朋友時,一定會請出場的小歌后呢!
11. 歌仔戲 Gua Hee (張凱雅 Kai-ya Chang)
除了電視以外,最常見到有歌仔戲的就是地方上的大小廟宇,他們被請來慶祝特別節日或神明生日。華麗的歌仔戲服是相當困難細緻的傳統手藝,配上各個 角色與動作又更加地凸顯,台灣話加上伴奏老師傅們所給予的節奏與音律,真的是一種令人驚艷的藝術。當我讓爵士樂與歌仔戲融合在一起之後,我感動了,國外的 許多爵士樂名家們也感動了…
台灣新爵士—啟彬與凱雅的二重奏簡介
New Jazz in Taiwan - Chi-pin & Kai-ya’s Duo Project
啟彬與凱雅的二重奏是一個很特別的組合,小提琴手謝啟彬與鋼琴手張凱雅,為國內首兩位古典科班出身,再前往歐洲學習爵士樂多年,並取得爵士樂演奏碩士的音 樂家,他們以爵士樂中高難度的二重奏形式,創作出瑰麗多變的音樂彩繪,每一次的詮釋與即興,就像一段音符心語的傾訴。音樂中結合了源自美國爵士樂的原汁原 味,及有別於他人的歐洲風與世界風,進而以生長於台灣的鄉土情懷,試圖以音樂勾勒出當今台灣人生活軌跡的映像紀事,同時,一份異鄉學子穿梭於歐洲與亞洲文 化之間的聆感省思,一串串成長的心路歷程,也都蘊含在每一首作品當中。
自2002年七月學成歸國之後,更以積極認真之態度,於各演出場所不斷推出主題式的節目內容,並邀請國內外爵士樂手聯手演出,在音樂呈現的廣度與深度上,皆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精緻風貌,並以幽默風趣的現場互動,呈現出爵士樂愜意的一面。
~來自名人的推薦~
「啟彬與凱雅的二重奏」受嚴格音樂訓練,演奏風格並不拘泥於任何爵士樂派,無論是咆勃,拉丁爵士或是融合音樂,啟彬與凱雅對不同音樂類型的曲目相當嫻熟,掌握能力屬上乘。 ~孫秀蕙﹙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
舞台演出頗有大將之風,他們具有一種掌握台下聽眾情緒的魅力,在華文世界的爵士樂手當中,可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蘇重﹙名樂評人﹚
台灣出了兩個爵士樂音樂家!認真聽,認真學,認真演奏,認真思考。幸運的我,只消胡亂聽,胡亂聊,胡亂開心,胡亂期待她們的音樂,真好! ~ ~李怡道﹙都會搖擺雜誌作者﹚
仔細地聆聽啟彬與凱雅,將能讓你體會出到底什麼是爵士的概念,什麼是爵士的靈魂。 ~蔡輝陽(蔡爸)﹙台北Blue Note藍調咖啡負責人﹚
啟彬與凱雅是台灣爵士樂發展史中的重要頁面,相信您也會和筆者一樣驕傲,我們也有這樣優秀的爵士音樂家!~沈鴻元(台北愛樂電台「台北爵士夜」主持人)
你若問我:「什麼是台灣的爵士樂?」我想,他們的演奏就是了!
~黎時潮﹙前「台北爵士夜」節目主持人﹚
聽「啟彬與凱雅二重奏」繽紛燦爛的音樂世界
◎撰文∕林芳宜
編制越小的團體,不但在聲音的平衡上難度越高,為求音樂與音色的多變,對於樂器各種演奏可能性的探求也越重要。「啟彬與凱雅二重奏」所選用的兩種 樂器:鋼琴與小提琴,看似相當普遍、從古典至爵士,似乎都是很「正常」的樂器組合,實際上,鋼琴與小提琴是兩種完全異質的樂器,不講音域上與音量上的差 距,單是兩者的音質即已南轅北轍-鋼琴音律穩定、機械性強、泛音共鳴現象相當廣闊豐富、不易改變樂器先天體質、屬擊弦樂器;小提琴對環境敏感、木頭張力空 間大、泛音共鳴區域偏窄但是音律彈性空間大、屬擦弦樂器。如何使這兩種異質樂器相融?不使任何一方成為陪襯,或是呈兩條平行線進行,各自埋首克服樂器先天 上的限制?這些一向是作曲家們苦思的重點。
「啟彬與凱雅二重奏」顯然屬於苦思有成的音樂家。《爵士台灣映象》所收錄的作品中所呈現的關於曲式與樂想的巧思自不在話下,然更令人驚喜的是兩人 樂器語言的豐富多變,以及樂器聲響與樂想的緊密結合。如《布袋漁市即景》前奏之後的鋼琴低音背景動機,如隱藏著無限動力的海水,乘載著高高揚帆的小提琴主 旋律聲部;而《綠色隧道》一開始的小提琴動機即已預告了如西部牛仔影片中馬匹趕路的情境,同樣的情形也在《空中迴廊》一曲當中可以窺見;另外《圓形的滋 味》以三拍華爾茲帶出一圈又一圈的圓、《記憶中的日式宿舍》鋼琴以空靈的觸鍵呈現老木頭房子裡閃耀在陽光中的微塵,小提琴則同時以綿延的主題牽動回憶的 線…這些都呈現了創作者以音符與樂器為工具表達樂思的成熟度與品味。
但是真正顯示啟彬與凱雅兩人在樂器運用上的能力,則在樂曲的「特效」裡,如《糖廠》中小提琴的重複音,如輕輕滑過鐵軌滿載著甘蔗的小火車, 《230的阿公阿媽》中鋼琴的節奏低音有如努力爬著山路的笨重公車,小提琴的滑音卻也告知了蜿蜒前進的同時在座位上「滑行」的乘客,以樂器展現情境的代表 當屬《來去蜂炮城》中高射炮的聲音與《拖吊鯊魚》中鋼琴的頑固低音與小提琴擦弦滑音的結合,另外《螞蟻的探戈》中以撥弦(pizzicato)表現踟躕前 進的螞蟻、《歌仔戲》裡的鑼鼓場等都足見兩位音樂家高度的樂器知識與豐富的演奏趣味。
能夠克服樂器本身的侷限,進而跨越樂器與樂器的鴻溝,是對創作者與演奏者相當重要也十分艱難的課題,啟彬與凱雅無疑已經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這 也將是所謂「爵士本土化」的絕佳範例-不自限於狹義的傳統元素,以傑出的專業能力將本土的養分自然融入自身的國際視野中,讓「本土」活在藝術的血液裡,而 不是如標籤般地貼在皮相上。
編號 |
曲目 |
長度 |
作詞 |
作曲 |
演奏 |
樂團 |
演唱 |
指揮 |
試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