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小時就開始聽音樂,日常充斥周遭的音樂自然而然成為我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民謠和通俗音樂對許多作曲家都曾起過不小的影響,同時也是古典音樂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音樂本質」(Essential Music)計畫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呈現作曲家如何受到周遭民間音樂脈絡的影響,同時探索彼此關係、參照、共鳴甚至是兩種音樂類型對話的可能性。本片正是此計畫的一部份,以蕭士塔高維契的室內交響曲作品73a和83a映襯東歐街頭的傳統民間音樂。眾所皆知,蕭氏對猶太民間音樂深深著迷,在他還小的時候,父親經常會吟唱吉普賽浪漫歌曲給他聽。貝特朗-薩瓦多和re:orchestra之所以另外挑選這些民謠,乃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最能看出民謠對蕭氏作品的潛在影響。
蕭氏長期以來和貝多芬以及包羅定弦樂四重奏兩個團體保持密切往來,也因此誕生許多不朽的弦樂四重奏作品。魯道夫.巴夏(1924-2010)是蕭氏的摯友,同時也是優秀的指揮和包羅定四重奏的小提琴手。他在作曲家的同意下,陸續將第三、第四、第八與第十號四重奏改編為管弦版,出版以來已經成為全世界室內管弦樂團不可或缺的重要曲目。
第三和第四號弦樂四重奏分別完成於1946年和1949年,分別是大戰甫結束和史達林恐怖統治即將開始的時期。因而蕭氏的作品總會運用浮誇的音樂元素傳遞弦外之音,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通俗」音樂元素,像是令人聯想到馬戲團、吉普賽歌曲或猶太歌謠等主題。在本片的兩首改編作品當中,蕭式運用民歌元素傳達不同理念,卻又能迅速抓住聽眾情緒。巴夏以充滿想像力的管弦配器賦予這些四重奏截然不同的個性,於兩首作品之間點綴穿插的分別是《土耳其舞曲與羅馬尼亞舞曲》、《羅馬尼亞歌謠組曲》以及《俄羅斯克列茲莫舞曲》,皆是由羅馬尼亞音樂家Vasile Nedea採集改編。
鹿特丹青年樂團基金會(re:orchestra)是一個成立於2009年的非營利組織,由一群年輕充滿活力的藝術家創立、經營與管理,部份成員亦活躍於歐洲一流樂團。目標是創造發展更多節目、音樂會以及多面向的演出計畫,藉由大膽新鮮的創意來推廣古典音樂。每年歐洲各地音樂節或音樂廳總能看到他們精湛的演出,在藝術總監羅貝托.貝特朗-薩瓦多的帶領下,該團經常與其他藝術媒介結合,求新求變的節目企劃為他們吸收不少年輕聽眾,也是與其他樂團最大的不同之處。
Dmitri Shostakovich (1906–75), arr. Rudolf Barshai
1–5) Chamber Symphony, Op.73a 34'13
Traditional
6 ) Turceasca si Hora de la Goicea 2'49
7 ) Suite of Romanian melodies 3'49
Dmitri Shostakovich, arr. Rudolf Barshai
8–11) Chamber Symphony, Op.83a 26'55
Traditional
12 ) Russian Klezmer Dance 3'45
7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