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家
Turovsky, Yuli (conductor) 尤里.突洛夫斯基 (指揮)
|
1939-2013,俄羅斯大提琴家、指揮、教育家,1976年和同樣來自蘇聯的音樂家夫妻檔杜賓斯基(小提琴)、艾莉娜(鋼琴家)組成知名的包羅定三重奏。1977年舉家移民至加拿大蒙特婁。1983年成立蒙特婁室內管弦樂團,2011年由於健康因素卸下藝術總監一職。2010年和2011年分別獲得魁北克騎士勳章和加拿大勳章,2012年魁北克音樂理事會頒發終生成就獎以表彰他的音樂貢獻。2013年一月因帕金森氏症併發症離開人世,其妻則於2012年三月離世。
|
|
顯示:
排序方式:
威爾第1873年到拿波里監督《阿伊達》演出之際,以三週時間譜成《E小調弦樂四重奏》。全曲熟練結合華麗戲劇和旋律技巧,寫得流暢有力,成為重要基本曲目,本輯所收錄者則是弦樂團改編版。本片另外選錄兩個..
音樂史上,常常因為譜的遺失、殘缺或因未署名,而使得後來的音樂學家為了誰是作曲家,追本溯源,傷透腦筋。這張CD收錄的協奏曲早在1740年之前演出時便廣受音樂家及愛樂者的喜愛。然由於出版時未具名,人..
克列茲莫(Klezmer)這個字原本乃意第緒語「樂器」之意,後來也指謂「器樂演奏家」(意第緒語係以希伯萊文拼寫,為德語、斯拉夫語和希伯萊語的混合体)。至於克列茲莫音樂指的是,東歐猶太人在婚禮或其..
威爾第1873年到拿波里監督《阿伊達》演出之際,以三週時間譜成《E小調弦樂四重奏》。全曲熟練結合華麗戲劇和旋律技巧,寫得流暢有力,成為重要基本曲目,本輯所收錄者則是弦樂團改編版。本片另外選錄兩個..
幾年前,電影《阿瑪迪斯》的演出,相信仍令許多人印象深刻。俄國大詩人普希金(1799-1837)在1830年便曾以此故事為背景,將之列入他的五個 「小悲劇」創作之中。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在1897年..
1890年,柴可夫斯基赴義大利佛羅倫斯渡假,在這段期間他對室內樂協會委託他創作的室內樂作品有了初步的構想;柴氏之所以選擇六重奏是因其較接近管弦樂的架構;從作品風格來看與其說它是對彿羅倫斯的回憶,..
科里利亞諾(1938年生)是九十年代美國最紅的作曲家,幾乎獲頒樂壇所有重要大獎。他出身哥倫比亞大學和曼哈頓音樂院,具有才華橫溢抒情表達實力,節奏風格植根於巴爾托克和普羅高菲夫傳統,儘管其複音寫作..
這張CD收錄了三首最受歡迎而且極具智慧的作品。1886年聖桑隱退到奧地利一個小鎮,打算完成他答應為學生們所做的作品,但一直找不到時間,後來《動物狂歡節》完成後,他將之當作驚喜送給了大提琴家雷波克..
817年舒伯特將克勞迪爾斯著名的詩《死與少女》譜成曲,詩中所傳達對死的意念事實上在他早年即已伴隨著他,而且以類似主題動機般貫穿他作品的架構。1824年舒伯特著手這首d小調四重奏,但到1826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