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詩人拜倫的作品啟發了不少音樂家,白遼士、李斯特、董尼才第、威爾第、舒曼等人都曾從中汲取創作靈感。柴可夫斯基的《曼佛瑞德交響曲》出自拜倫的同名戲劇詩。但這部作品一開始並非是柴可夫斯基主動創作,而是俄國樂評史塔索夫(Vladimir Stasov)在1867年聽完白遼士取材自拜倫的《哈洛德在義大利》之後大感著迷,於是將拜倫的曼佛瑞德改編成四幕劇本並找上俄國作曲家與指揮巴拉基列夫,希望他能為此劇譜曲,巴拉基列夫雖然認同這項提議,但他認為白遼士才是適合的人選。可惜白遼士此時受病痛折磨,推掉所有找上門的作曲委託。1869年隨著白遼士過世,這項計畫也胎死腹中。
1880年代初,巴拉基列夫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又想起這件事,他認為好友柴可夫斯基無疑是最理想的人選。當時柴氏取材自但丁作品的音詩《黎米尼的法蘭契斯卡》首演後造成轟動,法蘭契斯卡和小叔通姦而墮入地獄,曼佛瑞德則是愛上長相與自己相同的繼妹安絲塔蒂,卻又因為悔恨而殺了她,兩者類似的不倫病態主題似乎冥冥中注定柴氏將會為這部劇本譜曲。
其實柴氏最初是興趣缺缺,1884年在瑞士靜養的他聽聞自己的作曲學生科特克病危而前往探視,科特克除了提供柴氏小提琴協奏曲諸多建議,也有一說他是柴氏傾心的戀人。對剛經歷離婚的他無疑又是一項嚴重打擊,處於低潮的他於是第一次好好拿起曼佛瑞德的劇本讀完一次後立刻被吸引。他在寫給梅克夫人的信上提到「我的精神抑鬱糾結。最近為一部相當困難的作品耗去不少心力,它的主題特質太過悲劇,我覺得自己彷彿就是曼佛瑞德。」這部交響曲的創作時間介於第四和第五號之間,篇幅也是柴氏所有交響曲之最,很奇妙的卻經常被忽略。尼爾森斯與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CBSO)先前已經繳出柴可夫斯基第四~第六號交響曲優異的成績單,此番的曼夫雷德自是更令人引頸期盼。
作為本片開胃菜的《斯拉夫進行曲》寫於俄土戰爭(1877-78)開打的前一年,CBSO的表現令人驚艷,輝映出耀眼的俄羅斯之風。柴氏不僅在當中引用若干塞爾維亞民歌,也包含俄國國歌《天佑沙皇》。無論是一般音樂會,或是指揮歌劇,尼爾森斯總能精準到位烘托出樂曲每一個高潮迭起。他與CBSO的強力組合,讓這首進行曲再次蛻變出新風貌,宛若不朽的歷史名畫,永久烙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固定為留聲機雜誌撰寫樂評的Andrew Achenbach認為,雖然普雷特涅夫和俄羅斯國家管弦樂團在DG和Pentatone的版本擁有地緣優勢,這兩個版本也各自有迷人之處可以互補。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尼爾森斯那滿懷憂心的激情和想像力豐富的解析,依舊是必聽不可的選擇。
P. Tschaikowsky: Slavonic March b flat minor op. 31 (1876)
P. Tschaikowsky: Manfred-Symphony b minor op. 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