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早的設定中,古雷之歌是寫給男高音、女高音和鋼琴,歌曲內文是選自丹麥詩人(也是作家和植物學者)顏斯.彼得.雅克伯森的同名著作。荀伯格的老師齊姆林斯基認為這部作品大有可為於是鼓勵他將簡短的幾首歌曲擴編成龐大的連篇管弦作品。於是最後古雷之歌變成一部結合清唱劇、神劇和連篇歌曲各種元素的演奏體裁。雅克伯森的古雷之歌在本質上包含熱情、失落、失望和大團圓等元素,結合兩部德國和丹麥聽眾都相當熟悉的神話故事。第一部的主軸是國王瓦爾德馬將情婦朵芙安排住在他相當喜愛的城堡「古雷」之中,發現真相的皇后妒火中燒派人取了朵芙的性命。第二部則是簡短的敘述瓦爾德馬如何詛咒上蒼的殘酷。最後一部則是國王和臣子的陰魂夜夜從墓中爬起尋找朵芙,又在日出時重新回到墓裡。
這部音樂剛開始創作時受到華格納、布魯克納和馬勒等人的晚期浪漫風格影響。沒多久之後他便決定捨棄轉而投入將近十年的光陰開創出十二音技法。之後才又回來完成這部作品,1913年首演時荀伯格已經將作品完全去除浪漫主義風格。祖賓.梅塔除了擅長歌劇指揮,對於馬勒、史特拉文斯基、蕭士塔高維契、荀伯格以及第二維也納學派也有相當權威的見解。他相當喜愛古雷之歌,和紐約愛樂長達13年的合作關係亦是以此曲劃下句點。這部作品得動用編制龐大的管弦樂團、兩組合唱團、五位獨唱家以及一位敘事者。以色列愛樂的回應總是恰到好處,每個部門的演出亦是無懈可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