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提名皇家愛樂協會室內樂獎,1998年成軍的皇家弦樂四重奏演出曲目古往今來兼容並蓄,勇於打破音樂流派的框架。他們的貝多芬、齊瑪諾夫斯基、蕭士塔高維契和葛雷茲基都有不錯的評價,同時也扮演積極推銷波蘭音樂的先鋒。除了和古典範疇的音樂家合作,對於跨足流行領域也沒有任何顧慮,是個充滿年輕活力的樂團。繼先前的齊瑪諾夫斯基和羅吉茲基(CDA67684)、葛雷茲基(CDA67812)之後,他們在Hyeprion的第三張專輯繼續以波蘭音樂為主軸,這回的主角潘德雷茲基和魯托斯瓦夫斯基兩人皆是二十世紀的波蘭音樂巨星。弦樂四重奏在波蘭的發展直到齊瑪諾夫斯基的兩首四重奏之後才開始有所進展,其中大部份得歸功於二戰後波蘭出現了幾個知名的四重奏團體。1940和50年代,波蘭最活躍的弦樂四重奏作曲家當屬葛拉奇娜.巴切維茲,尤其1965年當她的第七首弦樂四重奏發表後,她的地位更是牢不可破。就在此時潘德雷茲基和魯托斯瓦夫斯基也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2013年是魯托斯瓦夫斯基的百年誕辰,雖然他只寫過一首弦樂四重奏(1964),但已足夠在眾多曲目當中佔有一席之地。潘德雷茲基(1933年生)是1960年代初期最常被談論的波蘭作曲家,他在當代音樂的份量自是不可言喻。他的三首弦樂四重奏(1960, 1968與2008)都是二戰後波蘭弦樂四重奏的重要代表作,第三號標題為「未曾下筆的數頁日記」,2008年由上海弦樂四重奏於作曲家75歲大壽場合首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