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首作品對想要組成二重奏的演奏者來說簡直就是最好的禮物。每個音樂家都會有機會站在聚光燈下,輪流擔任伴奏和獨奏的角色。這種巧妙的平衡需要多年的修練才能夠真正達到互相對話的理想狀態。些作品的共通特色是作曲家都使用了主題與變奏的形式。從我唸書時起就一直很喜歡這種饒負趣味的音樂,可以愉快的演奏也可以純聆賞。手法高明的變奏會讓我格外興奮,或是被另一個溫柔婉約的段落所感動,被下一個變奏的強烈節奏和舞曲性格所吸引,同時又能發現或多或少隱藏在其中的主旋律。貝多芬的降B大調奏鳴曲已經可以清楚辨識這位即將成為大師的軌跡。他的風格在小夜曲當中更有發展性,這曲子的兩個版本我都經常演出(長笛、小提琴和中提琴;長笛和鋼琴),每個版本都有各自魅力,許多個性衍生出的不同音色變化也有精彩之處-田園風、夢幻性格、精力充沛、抒情溫柔-這些特性在這首輕鬆自在的七段變奏當中都可以看到。舒伯特相當崇拜貝多芬,甚至在貝多芬去世時擔任持火炬的人,他一生中只為長笛和鋼琴的組合寫過一首作品,卻是我們的曲目當中最不能忽視的重要代表。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試著去理解,去體會音樂中的舒適自在,找到我們認為正確的樂句。我和好友伊蓮.庫薇兒花了很多年一起建立我們的詮釋觀點,然後才意識到享受這段永遠不會結束的探索旅程...這張新錄音剛好可以拿來慶祝我們二十年的合作關係。
茱麗葉.于蕾兒是當今歐洲頂尖長笛家,也是許多國際大賽(神戶、布加勒斯特、朗帕爾)的得獎人,並在2004年提名法國古典音樂勝利大獎。1993年當時還就讀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研究所的于蕾兒認識了庫薇兒並且決定組成二重奏。之後他們陸續贏得許多國際大賽,開始受邀參加國內外演出(奧賽博物館、位在巴黎的法國廣播電台大樓、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他們曾合作不少專輯,在Naive底下則有20世紀法國長笛作品。除了與庫薇兒的錄音之外,于蕾爾也錄過CPE巴哈以及法國現代作曲家杜撒邦的協奏曲。1998年她成為鹿特丹愛樂的長笛首席,分別經歷葛濟夫以及亞尼克.內傑.瑟昆(2008年接掌)先後兩位指揮。先前于蕾兒曾任教於荷蘭海牙的皇家音樂院,現在她是鹿特丹音樂院的教授。她的樂器是珍珠(Pearl)廠牌的18K金Maesta長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