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紹這張專輯之前,筆者一定要好好介紹這家唱片公司好讓台灣樂迷認識一下。2011年10月以偉士牌機車作為LOGO的法國小廠La Dolce Vota(甜蜜生活)正式創立,不久立刻讓眾人跌破眼鏡推出鋼琴大師契可里尼以及美藝四重奏團長梅納罕的個人專輯,繼而讓更人震驚的是先前另一家解散的法國唱片公司Calliope旗下的眾多經典專輯像是塔利許四重奏、鋼琴家阿莫友以及管風琴大師伊索瓦,突然全部轉移至這間甫創立的小廠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答案揭曉,原來廠牌創辦人麥可.艾達(Michaël Adda)1998年進入唱片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Calliope,江河日下的唱片市場讓Calliope老闆心生不如歸去的念頭於是決定解散公司。艾達見機不可失,於是將老東家的珍貴資產保留下來並且創立新廠牌。在艾達的規劃下讓這些原本宣告死亡的經典能夠以嶄新的方式呈現在樂迷面前。除了重新後製處理之外,精美用心的包裝以及解說冊上亦能看出艾達的個人堅持(有買過早期C牌的樂迷應該知道中間差異有多巨大)。
相較於許多公司總以歐洲作為主要市場,艾達卻在日本看到了古典唱片的無限希望,決心反其道而行將日本作為第一塊市場,並且罕見的在解說冊中提供日文介紹。為了平衡製作成本,艾達在自家的目錄亦放上小部份的數位專輯。
儘管La Dolce Vota以黑馬之姿異軍突起,艾達依舊表示他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同時也考量與其他小廠牌策略結盟的可能性。衷心期待這家公司的美好未來,如果經濟許可也不妨以實際購買給予支持。
雖然在海頓之前已經有弦樂四重奏的存在,但是我們依舊稱海頓是奠定四重奏基礎的作曲家。他一連串的四重奏都以娛樂為首要目標,鮮明流暢的風格畫出一條不同以往的分界線。18世紀後半,以業餘愛好家為對象的新型音樂表演類型開始出現,第一部小提琴通常需要具備極高的技巧。輕組曲或四重奏嬉遊曲成為私人場合的表演型態,原先流行在室外演出的義大利式小夜曲逐漸式微,許多作曲家開始對這種新型四重奏感到興趣而投入創作。
海頓會接觸這種形式可以說純屬偶然,1750-60年代正值他建構新型音樂語法基礎的階段,18世紀末他的風格漸趨成熟,四重奏也成為他最洗鍊也是最刺激的音樂表現方式。也可以說誕生自平凡的弦樂四重奏在他手上重生,成為揉合大眾和藝術音樂的最佳範例。不僅堪稱前浪漫主義世代音樂家的光明,也是啟蒙時代音樂理想的具體化。
1780年代的海頓在歐陸可是名聲遠大於莫札特的偉大作曲家,各地的宮廷皇室無不積極向他邀曲,類型含括室內樂、交響曲、神劇等族繁不及備載。最受矚目的就是1786年西班牙卡迪斯教堂委託他因應四旬節所創作的「十字架上的基督最後七言」。他事前也沒料想到這部作品居然因為大受歡迎陸續改編成四重奏、鋼琴版甚至是神劇版。這首為四把樂器所寫的半交響式作品為十九世紀上半的諸多作曲家揭開了全新的觀點,至於之後發生了什麼,我們也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