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購物車沒有添加專輯!
1869接受俄國五人團作曲家巴拉基烈夫建議,柴可夫斯基以「羅密歐與茱麗葉」為主題創作幻想序曲。這首運用了奏鳴曲式、抽象概念發展,而非根據劇情的架構進行,以低音管象徵神父宗教性的莊嚴,而其中英國管和中提琴獨奏的第二主題,也是作曲家最著名的浪漫旋律之一。 柴可夫斯基在1893年完成的第六號交響曲「悲愴」,和一般標題音樂不同,首演時尚未命名直到出版前才確定為,特殊的結構和浪漫的主題,都讓這首作品讓人印象深刻。第二樂章運用五拍的圓舞曲,第三樂章結合詼諧曲與進行曲,以及最後一個樂章,使用悲傷的慢板,並以弱音終止。柴可夫斯基在首演幾天後就過世,這首交響曲也成為柴可夫斯基最後的遺作。 帕佛‧葉維身兼辛辛納提交響、法蘭克福廣播交響、德意志室內愛樂三個樂團的音樂總監,及愛沙尼亞國家交響的藝術顧問。除了近年和德意志室內愛樂,一系列的貝多芬交響曲錄音獲得歐洲極高評價、和愛沙尼亞國家交響持續推廣祖國音樂,在Telarc發行的專輯則以主流基本曲目為主,包括拉威爾、白遼士、西貝流士等,精湛的詮釋結合優秀的錄音技術,已是目前國際間最活躍及最受歡迎的中生代指揮家,在柴可夫斯基品中層次清晰的細膩表現,更表現出辛辛納提豐美的音色,運用DSD技術顯露無遺。
編號 |
曲目 |
長度 |
作詞 |
作曲 |
演奏 |
樂團 |
演唱 |
指揮 |
試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