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作曲家似乎總能在作品中結合過去與現在,甚至預測未來。巴哈、莫札特、貝多芬等人都是這種類型。布拉姆斯曾把文藝復興到他為止的歐洲音樂詳詳細細的鑽研一遍,從中他吸取到驚人的養分發展出自己的音樂詞彙,如上所述,他將新舊時代的風格完整結合,彷彿這些他所景仰的前輩將畢生功力盡數傳承給他。儘管成就非凡,相較於當時前衛的華格納、李斯特一派,布拉姆斯被視為是守舊集團的代表。不過現在看來,布拉姆斯對二十世紀音樂的影響並不亞於前者。第四號交響曲是布拉姆斯最後一首交響曲,完成於1885年。或許覺得自己已經將所有精華都濃縮於此,布拉姆斯再也沒想過繼續創作交響曲。
聖桑50歲完成第三號交響曲,當時他已是頗受敬重的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1886年英倫敦愛樂協會委託創作,同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揮首演。1852年聖桑結識李斯特兩人更在日後成為好友,第三號交響曲便是獻給李斯特。聖桑就讀巴黎音樂院時曾學過管風琴,曾在巴黎聖瑪麗教堂和瑪德琳教堂擔任管風琴演奏,後者一待便是二十年之久。也因此聖桑對這項樂器所有特性和瞭若指掌,就連李斯特亦對聖桑的管風琴演奏技術讚不絕口。這也是可以說是第一首以管風琴為主角的交響作品。聖桑說過能沈浸在音樂之中就像是如魚得水,作曲對他而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他甚至說寫出音樂就像蘋果樹結蘋果那般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