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現場錄音
1904-05年,馬勒成為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總監,這是當時維也納文化圈最上層的位置之一,這也是他人生中最耀眼的時期。除了事業得意,馬勒的家庭也喜迎第二個女兒的出生。夏天時馬勒習慣到南奧地利麥爾尼格的度假小屋作曲,1904年夏天他除了完成第六號交響曲和悼亡兒之歌,第七號交響曲第二和第四兩個夜曲樂章也陸續誕生。翌年夏天他遇到創作瓶頸,於是決定到度假小屋另一端湖畔的小鎮克倫彭多夫找尋靈感,這段期間他有如神助靈感源源不絕湧出,一個月內便完成第七號交響曲剩下的一、三、五樂章。第七號的和聲和風格架構進程可以視為從日暮到破曉,從幽暗的陰影一路演進到明確的C大調結尾。1908年9月在布拉格首演,這時馬勒的好運急轉直下,政治上的紊亂和反猶太人的社會氛圍,讓他離開宮廷歌劇院的職位,加上缺少出版社的支持,馬勒只能自費印刷管弦樂的分譜。首演時雖然不乏許多顯赫有名的人物出席,反應卻相當冷淡。就算是現在,第七號依舊經常被視為馬勒交響曲中不易理解欣賞的作品,知名度上也略遜一籌,也是許多指揮盡力避免的燙手山芋。儘管如此,它保有的粗獷現代語法依舊讓荀伯格感動的寫下「對我而言您不僅堪與古典作曲家並列,更是拓荒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