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家
Don Dorsey, Synthesizer 唐.多塞爾, 電子合成器
|
「褻瀆樂聖」的唐.多爾塞
不聽古典音樂的人為什麼也開始喜歡古典樂了!
每個人都聽過「給愛麗絲」,那首憂鬱的鋼琴小品是我們兒時上鋼琴課所耳熟能詳的。當我們的手指辛苦地與琴鍵奮鬥時,我們不禁會懷疑到底愛麗絲是誰,而貝多芬又為什麼寫這樣一首奇怪,而悲傷的曲子給她。
然而在合成器巨匠唐.多爾塞的處理下,神祕的愛麗絲現身為一個黑眼的拉丁女郎,有許多佛朗明哥舞者陪伴在身旁。唐.多爾塞也將貝多芬第18號降E大調奏鳴曲的第二樂章改編成西部風,而降A大調短曲,則以尖銳的車禍聲結束。
「當我準備錄音時,我會先聽許多唱片。」唐.多爾塞說:「我收集我有興趣的樂曲的不同版本。邊聽邊研究,然後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彈同一首曲子。在這個過程中,詮釋樂曲的靈感自然出現」。由於「給愛麗絲」是大所熟知,因此唐.多爾塞處理起來也特別覺得困難。「它花了我五天去找最適當的詮釋方法。」唐.多爾塞說。他原本覺得這可以更簡單些,只要從電子合成器的鍵盤上找出合適的音色,然後直接彈奏便了事。「但我覺得這首曲子非常值得玩味,還有更多的東西值得去探尋,只是這樣簡單彈出來當然也很好聽,但它沒有流露出真正的情感,不能感動人。」
多塞爾從1973年開始以電子合成器來表達他對音樂的熱愛。他從小便學習鋼琴,1972年進入加州州立大學福勒頓分校主修作曲。1973年當他帶著他的第一架電子合成器在音樂會表演時,他優異的演出立刻引起了「迪斯奈」公司製作人的注意。兩年後多爾塞加入「迪斯奈」公司,合作迄今,剛開始多爾塞只是設定音色、彈奏合成器,後來逐漸成為錄音師、製作人和音效策劃鍵盤電腦程式設計師。
或許很多人驚訝為什麼唐.多爾塞在貝多芬的降A大調短曲結尾加入撞車聲。他說:「去年春天,我從艾伯考中心回家途中有人超車而導致車禍。」雖然多爾塞的車全毀了,辛虧他繫著安全帶,只有些微外傷而已。唐.多爾塞說:「但是,車禍時所發出來衝撞聲卻十分令人難忘。」
當他開始著手進行這張「貝多芬剋星」時,那車禍的衝撞聲仍不斷地在他腦海裡迴響。唐.多爾塞說「我可以從音樂中聽到故事,就像看電影或小說一樣,有主角,有情節,也有衝突和結尾。貝多芬降A大調短曲的主旋律,便讓他聯想到汽車喇叭聲;在他想像中的情景,像是有一輛汽車與火車彼此衝撞,這首曲子便在這高潮中結束。
多爾塞這種調皮的音樂精神對年輕人或懷著赤子之心的人有著自然的吸引力。他說:「製作巴哈剋星和貝多芬剋星最令人欣慰的事便是--似乎許多平常不聽古典音樂的人也開始喜歡古典樂了。」「我收到許多年輕人的來信,告訴我他們是多嘉歡這此音樂;也有音樂老師們彈這些曲子給學生聽,這實在令我十分高興。」
雖然大部分的聽覺得多爾塞的作品十分動聽,但仍有少數覺得他這種作法是違背傳統,大有褻瀆樂聖之嫌,(事實上,「巴哈剋星」真的遭受過這種指責。)「當然,這是凡事都照規矩來的人的自然反應。」唐.多爾塞說:「但我認為,只要是真正喜歡貝多芬、巴哈音樂的人,應該也會欣賞我以另一種新觀點來詮釋他們的音樂;這或許反而增強他們對傳統古典樂的熱愛。我並不在乎人們不喜歡我的作品,但我也有過低潮的時候,因為有許多人覺得我不該作這樣的音樂。」(編者按:這多人卻覺得他做得棒極了!)
從某個角度看來,由電子合成器來了解貝多芬的音樂,就像將史卡拉第的歌劇用鋼琴來詮釋般奇怪。但唐.多爾塞認為,在貝多芬的時代並沒有電子合成器,如果有的話,以貝多芬這樣的傲世天才必會善加利用。「電子合成器只是種新的樂器,它能用來做它最能任的工作,但它並不能淘汰小提琴或其他任何樂器。」
|
|
顯示:
排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