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沙意一生的演奏事業都在向新的音樂挑戰,他的奏鳴曲無論在風格或演奏技巧上,都透顯著他開發新形式的企圖,像本張CD中的6個作品,就各具獨特的個性與 風格,其中第1首包涵了巴哈的格式及隱約的新巴洛克風,極具匈牙利民族音樂的傾向,這兩個特微提示了創作的動機…巴哈作品的啟發、以及對當時同代傑出演奏 家的致敬,每一首都反應及提獻給彼時(20年代)著名年輕演奏家的迷人風格包括宏牙利的西格第、法國的狄博及奧地利的克賴斯勒。
易沙意1858年誕生予比利時華隆區一小提琴世家,很早就展蕗他在小提琴方面的才華,年僅7歲就進入Liege公立音樂學校就讀,9年後他轉往布 魯塞,私淑著名的小提琴作曲家魏歐當,之後再進布魯塞爾公立音樂學校跟隨魏歐當的繼承者韋尼奧夫斯基。未滿20歲,已然因贏得數項音樂比賽而成名。他開始 遊學歐洲,首先到巴黎,在那裡他結識俄國鋼琴作曲大師安東.盧斯坦,他對於易沙意的作品銓釋風格有著重要的影響;然後是柏林,在那裡他成為柏林愛樂的創始 會員。
1883年,易沙意回到巴黎,並加入所謂的「法朗克幫」:一個以凱撒.法朗克為首所形成的作曲家與演奏家組織,易泖隨即以實力證明他是這些作曲家音樂的最 佳詮釋者,特別是那些為他而作的作品,最著名的有聖桑、丹第和德布西的弦樂四重奏、蕭頌的「詩曲」及法朗克用以當作新婚賀禮的小提琴奏鳴曲。
當易沙意逐漸被認為是同輩中最偉大的小提琴手時,他開始教學,在布魯塞爾舉一系列成功的演奏,他也擔任指揮的工作,繼續旅遊歐洲,並造訪了美國幾個極成功 的音樂季。無顧於日漸哀退的健康狀況,易沙意特續地旅行和參予演奏會的演出直到1931年5月他去世前數月為止。
終其一生的音樂生涯,易沙意總是能找到時間為他個人的獨奏及協奏作品作曲,甚至他也寫室內樂、交響樂和一齣使用華隆后方言的歌劇,然而這些作品今天都很少 被演奏。惟一在易沙意死後仍時常出現在演奏節目上的作品是他在1923年所寫的6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由於受到年輕的約瑟夫.西格第演奏巴哈的獨奏奏鳴 曲(Solo Sonata)的激發,易沙意決定開始著手編寫一系列的奏鳴曲共6首,其中每一首都反應了一位當代著名年輕演奏家的演奏風格:他們分別是匈牙利的西格第、 法國的賈克.狄博、羅馬尼亞的安奈斯可、奧地利的克賴斯勒、比利時的克里克波姆和西班牙的吉格加。巴哈顯然對於易沙意的奏鳴曲有很大的影響,他的作品提醒 易沙意注意當代的音樂。而易沙意一生的演奏事業都在向新的音樂挑戰,他的奏鳴曲無論在風格及提琴的技巧方面都展現弓他在開發新形式的企圖。像這6首奏鳴曲 就風格殊異,比如作品1,它包涵了巴哈的格式及暖昧的新巴洛克風格,極具匈牙利民族音樂的傾向。作品2則有近代羅馬尼亞的特質,並表現出對於「末日經」無 伴奏素歌的著迷。作品3是以一敘事曲的形式環繞-廣闊的情感領域,最後以熾熱的樂句作結。作品4因為是組曲中的舞曲,所以最為古典,相對地作品5則最是前 衛,它所大量運用的新效果足以媲美巴爾托克。作品6全首又是一單樂章作品,而以哈巴奈拉舞曲的節奏來反映這個作品題獻對象的民族特色(西班牙的吉洛加、也 是6位中唯一因意外傷害而從未演出過這個曲目者)。
莉蒂亞.莫德高維契
莉蒂亞.莫德高維契出生於蘇俄的沙拉托夫,7歲開始習琴,從歐得沙公立音樂學校畢業後轉入莫斯科公立學校就讀,成為歐伊斯特拉夫的學生,並在巴黎贏得「朗/狄博」大賽。1974年她移民以色列,自此于西方開展她的新事業。
莉蒂亞.莫德高維契目前定居英國,與愛樂交響樂團、蘇格蘭國家樂團、皇家愛樂交響樂團,和區的BBC電視台交響樂團等皆曾合作演出。
1982年,莉蒂亞.莫德高維契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合作初登美國舞台,之後也曾和愛樂交響樂團同台演出。此外,莉蒂亞.莫德高維契也時常巡迴海外演奏,有著極盛的國際名聲
編號 |
曲目 |
長度 |
作詞 |
作曲 |
演奏 |
樂團 |
演唱 |
指揮 |
試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