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作曲家

Tchaikovsky (1840-1893) 柴可夫斯基

Tchaikovsky, P.I.(1804~1893)柴可夫斯基 
俄國作曲家。 
天鵝湖, 睡美人,胡桃鉗。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語: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作品也有一定的民族樂派特徵。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可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柴可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感情豐富,他被認為有同性戀傾向,並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一直試圖壓制,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但也有不少學者根據他留下的信件資料,以及友人的描述,並不贊同他是同性戀者的說法。柴氏在與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俄國鐵路大亨富孀梅克夫人(Nadezhda von Meck)通信。後來梅克夫人成為他的資助人,他後階段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面。當他們十四年的書信往來因為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產而終止時,柴可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獨自度過憂鬱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點重重,官方說法是他喝了帶有霍亂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據後來學者的考證,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殺。但是,這都只限於猜測,真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在音樂創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尤其他對旋律性的重視;他甚至模仿莫札特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對於華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華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可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面。

顯示方式: 列表 / 方格
顯示:
排序方式:
柴可夫斯基:天鵝湖 Tchaikovsky:Swan Lake
令人引頸期盼,CHANDOS的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系列終於推出第二集。第一集睡美人發行以來受到各界的讚賞,美國唱片評論的樂評甚至給予「我聽過最棒的錄音之一」這樣的高榮譽 賈維和卑爾根愛樂的..
柴可夫斯基:天鵝湖/睡美人芭蕾組曲 Tchaikovsky:Swan Lake
這是一場十分優秀的選曲演出,相信它將使其他演奏版本大為失色!此兩首芭蕾舞組曲是柴可夫斯基最美、最動聽的作品,知名度僅次於柴氏的「胡桃鉗」。柴氏音樂配合劇情,在早期芭蕾舞樂中,發揮了結合歌劇和交響..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弦樂六重奏「佛羅倫斯的回憶」 Tchaikovsky:Violin Concerto、"Souvenir de Florence" string sextet op. 70 (Sarah Nemtanu)
..
柴可夫斯基:曼佛瑞德交響曲&斯拉夫進行曲 (安德列斯.尼爾森斯指揮) Tchaikovsky:Manfred Symphony & Marche slave (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Andris Nelsons)
英國詩人拜倫的作品啟發了不少音樂家,白遼士、李斯特、董尼才第、威爾第、舒曼等人都曾從中汲取創作靈感。柴可夫斯基的《曼佛瑞德交響曲》出自拜倫的同名戲劇詩。但這部作品一開始並非是柴可夫斯基主動創作,..
柴可夫斯基:睡美人, 作品66 Tchaikovsky:Sleeping Beauty, Op. 66
  Introduction (Allegro vivo - Andantino) Prologue The Christening: March (Moderato)..
柴可夫斯基:第1號鋼琴協奏曲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 Saint - Saens: Piano Concerto No.2
當今聲望正如日中天的鋼琴家安德烈.瓦茲與Telarc唱片公司合作,搭配列維指揮亞特蘭大交響樂團的演出,相信必帶來所有風靡鋼琴協奏曲的樂迷不小震撼。柴可夫斯基與聖桑的這兩首重量級曲目,一為斯拉夫式..
柴可夫斯基:第1號鋼琴協奏曲.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Tchaikovsky: Piano Concerto No.1 . Rachimaninoff: Rhapsody
柴可夫斯基與拉赫曼尼諾夫,均是俄籍音樂家中深獲世人喜愛的作曲家,音樂也都帶有濃烈的東歐風格,並以優美的旋律來貫穿。第1號鋼琴協奏曲是柴可夫斯基最為世人熟知的代表作之一,尤其是曲首氣勢磅礡的鋼琴及..
柴可夫斯基:第4號交響曲/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 Tchaikovsky:Symphony No. 4∕Romeo and Juliet
莎士比亞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不僅是文學史上的名著,更是許多音樂家所用以創作的題材,或以合唱曲來表達,如白遼士,或以芭雷舞劇來表現,如浦羅高菲夫,而柴可夫斯基則以單純的器樂曲,不佐以合唱..
柴可夫斯基:第6號交響曲《悲愴》 Tchaikovski:Symphonie No. 6 Pathetique
B小調第6號交響曲,Op74》是1893年柴可夫斯基53歲那年二月動筆寫作,同年十月十六日於聖彼得堡首演。柴氏曾經表示,這是一首對大家是個謎,充滿主觀情緒,邊寫邊流淚的交響曲,也是他自己最真誠、..
柴可夫斯基:第6號交響曲《悲愴》、黎米尼的弗蘭契絲卡 Tchaikovsky:Symphony NO.6、Francescas Da Rimini
柴可夫斯基《B小調第6號交響曲》係1893年10月16日於聖彼得堡首演。柴氏曾經表示,這是一首對大家是個謎,充滿主觀情緒,邊寫邊流淚的交響曲,也是他自己最真誠、最喜愛的作品。全曲首演完畢,他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