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莫札特:第29、35號交響曲|第19號鋼琴協奏曲 Mozart:Symphonies K201, K385 'Haffner & Piano Concerto K459



莫札特:第29、35號交響曲|第19號鋼琴協奏曲 Mozart:Symphonies K201, K385 'Haffner & Piano Concerto K459
專輯編號: C891141
專輯類型: 單CD
發行年份: 2014
國際條碼: 4011790891125
音樂家:
音樂廠牌: Orfeo
庫存狀態: 目前無庫存
購買數量:  
   - 或 -   
這是一場難以忘懷的午後音樂盛宴,由維也納愛樂在小節慶廳演出,儘管這個小場地直到25年後才重新改建並且更名為莫札特廳。但是1980年夏天的八月底,這個場地卻讓許多聽眾感受到妙不可言的莫札特體驗。演出前兩天才剛過完86歲大壽的貝姆安排了整場看似普通卻蘊含構想完美和諧的莫札特曲目。開頭是第29號交響曲,接著是暱稱「小加冕協奏曲」的第19號鋼琴協奏曲,由38歲的波里尼擔任主角;結尾則由第35號交響曲《哈夫納》作為壓軸。貝姆早在42年前首次登上薩爾茲堡音樂節舞台時就也是指揮同一首交響曲,這樣的巧合也只能說老天的安排吧。同時也象徵一個循環的結尾:薩爾茲堡音樂節的歷史裡最燦爛豐碩的篇章之一正式劃下句點。
顯然貝姆也沒料到這會是他最後一場在音樂節的演出(註:貝姆翌年便過世)。根據當時報章媒體的報導,貝姆先前已經和音樂節簽約談好往後幾年的演出:包含理察.史特勞斯《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1981)》以及莫札特《費加洛婚禮(1982)》。這兩位作曲家是貝姆指揮生涯的核心,他在音樂節的四十個年頭致力演出兩人的曲目,儼然是最權威的代言人。當時除了薩爾茲堡藝術總監卡拉揚之外(註:卡拉揚1957-1960年出任音樂節藝術總監),能夠定期現身的指揮就只有貝姆而已。
維也納愛樂是1957年以來造訪音樂節的超級天團,身為該團指揮的貝姆更是身價非凡。貝姆晚年只要在音樂節登台必定是備受矚目,堪稱最大盛事。聽過他的舒伯特、布拉姆斯、貝多芬、布魯克納-特別是莫札特之後,不難理解為何在這位榮譽指揮的麾下,維也納愛樂的演出居然如此真摯動人,證明「奧地利常任音樂總監」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這是奧地利政府1964年頒給貝姆的榮譽,由此可知他的特殊地位。
貝姆和其他指揮同輩不同之處在於他精深廣博的音樂知識,處理音樂的手法看似樸實無華卻是駕輕就熟,永遠將重點擺在音樂本身,接著會浮現出特有的穩定感以及作品的靈魂,在形式和表現手法之間取得平衡。針對以上許多人認為可以稱之為「講究實際」,這張1980年夏天的錄音為我們提供了鮮明的範例。
年輕的樂評Karl Harb 在1980年9月1日的薩爾茲堡新聞報有以下的評論:雖然我們對貝姆和莫札特都相當熟悉,但他們總是能帶給我們全新的體驗。...維也納愛樂每個聲部的音樂家都是他完美的伙伴,貝姆任何的細微動作他們都能見微知著立即反應,這種動作和反應於是在他們之間形成一種和諧的互動...。善於分析的天才波里尼演奏暱稱為「第二號加冕協奏曲」的第19號鋼琴協奏曲,他的詮釋手法蘊含令人驚艷的室內樂精神。
波里尼的角色充分反應「協奏」一詞對話競逐的意義,在來回辯論之間賦予音樂戲劇性色彩。波里尼抑制住所有的欣喜,轉而從內在給予光明,這種處理的確讓人有種心滿意足的放鬆感。貝姆和樂團靈活的配合波里尼,在《稍快板》畫出一條優雅的聲音弧線,同時讓外側樂章雍容華貴的感覺稍稍減緩。當然樂曲還是保有節慶該有的氛圍,只是少了慶典式的喧嘩吵鬧:寧靜溫和的莊嚴油然而生,這正是讓人心醉神迷之處。
 
 
編號
曲目
長度
作詞
作曲
演奏
樂團
演唱
指揮
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