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SACD)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D大調 (海汀克 / 芝加哥交響樂團) Mahler:Symphony No. 1 (Bernard Haitink / CSO)



(SACD) 馬勒:第一號交響曲D大調 (海汀克 / 芝加哥交響樂團) Mahler:Symphony No. 1 (Bernard Haitink / CSO)
專輯編號: CSOR901904
專輯類型: SACD
發行年份: 2012
國際條碼: 0810449019040
音樂家:
音樂廠牌: CSO RESOUND
庫存狀態: 有庫存
購買數量:  
   - 或 -   
Recorded live in Orchestra Hall at Symphony Center on May 1, 2, and 3, 2008
2007年芝加哥交響樂團成立自有唱片品牌CSO Resound,主打該團與世界級指揮、客席藝術家合作的現場演出。這張專輯2009年發行時正值首席指揮海汀克八十大壽,也是樂團向大師表達敬意的最佳生日賀禮!
艾瑪.辛德勒初次與馬勒邂逅時就曾清楚表明自己相當不喜歡他的第一號交響曲。說起來和她相同意見的人還不在少數,即便是到近代,這首作品都還飽受曲解和排斥。1889年在布達佩斯首演時,台下聽眾反應冷淡、狐疑甚至有些憤怒。但馬勒似乎不太能察覺自己作品惹人厭惡的事實,他和艾瑪婚後某次指揮完第一號交響曲時曾寫信向愛妻抱怨聽眾都沒有打開心胸接受他的作品。
除了作品本身無法被聽眾接納,馬勒對這首交響曲究竟該視為交響詩或是標題交響曲也是舉棋不定,甚至連究竟是要四個或五個樂章一事傷透腦筋。但這並不代表馬勒優柔寡斷,而是他正在開拓全新未知的旅程,所以才顯得躊躇。當這首作品最終以第一號交響曲的姿態出版問世後,馬勒不僅發現這就是他想要的交響曲面貌,也從此翻轉我們對交響曲的觀點視野。1889年首演時海報宣傳上是打著「分成兩部的交響詩」-第一部有三樂章;第二部則是兩個樂章。接下來的演出,馬勒又親自撰寫標題敘述,幫每個樂章都安上標題,並將整首作品稱為「巨人-交響形式的音詩」(與尚.保羅的小說同名,但馬勒表示兩者毫無關連)。1896年在柏林的演出時,馬勒再度改變心意,不僅捨棄樂章抬頭,連第二樂章「花」也一併拿掉,並將樂曲命名為「給大型管弦樂團的D大調交響曲」,也是現在最常見的演出版本。
出生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海汀克毫無疑問是當今最重要的指揮之一,曾擔任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長達25年,同時也是波士頓交響樂團的榮譽指揮、柏林愛樂的榮譽會員。他經常客席指揮倫敦交響樂團、維也納與柏林愛樂。2004年海汀克以楊納傑克的《顏如花》錄音勇奪葛萊美獎。1976年海汀克首度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30年後的2006年他成為該團的首席指揮。
在這個版本中,有一個稍稍不同之處: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的開頭,傳統上來說是由一把加上弱音器低音大提琴獨奏,這裡則是由整個部門一起演奏。這是對馬勒長期以來被誤解的意圖重新解讀所獲得的結論,顯然馬勒一開始是期望由整個部門演奏,但隨即發現這遠超過多數管弦樂團低音部的能力負荷,權宜之下只好指定由首席單獨演奏,沒想到就這樣積非成是一直到現在。
留聲機雜誌說「這會是你首次聽到如此流暢穩定而且完全令人信賴的馬勒一號。樂團聲音自然也是相當飽滿,緊實卻不會過份壓迫。掌聲已經被加工移除(註:筆者覺得這點頗可惜,聽完一場振奮人心的馬勒一號,少了如雷掌聲總覺不夠圓滿)。我必須補充一點,專輯設計相當賞心悅目,有完整的解說,詳細的樂團成員名單,還有多幅樂團重要人物的彩色照片-就算是駐團作曲家馬克-安東尼.圖納吉也沒漏掉!」

1 Langsam schleppend. Wie ein Naturlout - Im Anfang sehr gemachlich 16'45
2 Kratfig bewegt, doch nichtzu schleppen 8'46
3 Feierlich und gemessen, ohne zu schleppen 11'11
4 Stürmisch bewegt 21'07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Bernard Haitink, conductor

 

編號
曲目
長度
作詞
作曲
演奏
樂團
演唱
指揮
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