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陳必先/莫札特鋼琴作品集

歡慶莫札特250週年紀念發行,國寶級鋼琴家: 陳必先演奏,最值得珍藏的莫札特鋼琴奏鳴曲

陳必先/莫札特鋼琴作品集
專輯編號: 78564
專輯類型: 單CD
發行年份: 2006
國際條碼: 4710776785648
音樂家:
庫存狀態: 有庫存
購買數量:  
   - 或 -   

鋼琴/ 陳必先 曾被歐洲媒體譽為「中國的奇蹟」的鋼琴家陳必先女士,1950年生於台北。四歲起隨崔月梅女士學琴,五歲登台,九歲時成為我國第一位獲准以音樂天才兒童身分至德國科隆深造。在學期間追隨Hans-Otto Schmidt-Neuhaus等名師學習,二十一歲時獲得第二十一屆慕尼黑聯合廣播公司(ARD)國際比賽首獎,1972年參加布魯塞爾的伊莉莎白大賽得獎,之後又陸續獲得路特丹的「國際筍白克大賽」與美國首府華盛頓的「國際巴哈大賽」等國際大賽的首獎,從此一舉成名。 陳必先在眾多世界知名城市如倫敦、柏林、慕尼黑等演奏,都得到了極高的評價。在頻繁的演奏中陳必先和許多世界知名樂團、指揮家、音樂家合作,包括:倫敦交響樂團、BBC交響樂團、蘇黎世國家交響樂團、德國廣播交響樂團等。合作過的指揮家有海汀克(Bernhard Haitinl)、沙克爾(Paul Sacher)、戴維斯爵士(Sir Colin Davis)、杜特華(Charles Dutoit)、雅諾斯基(Marek Janowsky)、幸德爾(Hans Zender)、烏特夫斯(Peter Eotvos)、亨利梅哲等。 其受邀參加過的重要音樂節如:盧森堡音樂節、香港藝術節、大阪音樂節、史瓦辛格音樂節(Schwetzinger Festpiele)、倫敦音樂節(London Prom’s)、哈德斯費音樂節(Huddersfield Festival)、巴黎之秋音樂節(Festival d’Automne Paris)、史特拉斯堡音樂季(Musica Strasbourg)、維也納現代音樂季(Wien Moderm)、科隆音樂節(Triennale Cologne)等。 除了活躍於舞台,近年更積極投入室內樂演出及研究並推廣現代音樂。陳必先也與許多現代音樂作曲家共同合作,著名作曲家有:布列茲、史托克豪森、庫爾塔格等,同時她也在德國許多不同音樂節演奏約翰凱吉(J. Cage)和卡特(Elliott Carter)的作品。其認為以現代的技巧及現代的精神來詮釋古典音樂才能賦予新的生命與現代的觀眾產生共鳴。同時也強調,音樂家與聽眾,是一體兩面,她曾說:「彈一個因聽眾能懂,演奏者也能感覺到她們懂,然後就會更感動地彈下去。這層默契,是推動演奏者的最大力量」 1999年起,陳必先陸續於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舉行演奏,極為成功。她也於2000年世界博覽會中擔任獨奏,也與康塔斯基(Alfons Kontarsky)合作,表演雙鋼琴,深受國際樂壇的肯定與推崇。陳必先曾任德國國立科隆音樂學院鋼琴教授(1983-2004),自2004年起轉任德國弗萊堡音樂院教授,亦於2003年起擔任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客座教授,指導鋼琴、室內樂與現代樂合奏等課程。 關於她的演出,特別是對於巴哈的作品,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的樂評曾譽為「陳必先偉大地創造了巴哈」

天才兒童莫札特如何作曲(原作:陳必先)

早在1765年,九歲的莫札特就在《G大調,KV24根據荷蘭旋律「讓我們喜樂,巴達維亞人」的八個變奏》裡,讓我們聽到他對不同節奏時值的使用,以及對 其表情資源的應用,一點也不遜於他的成熟期作品。莫札特明顯的天真純淨和清晰表情,永遠是其創作基礎。1765年九月底在海牙所寫《D大調,KV25根據 「威廉.范.拿騷」旋律的七個變奏》,也是另一個例證。後來里奧帕德.莫札特曾提到,沃夫岡所改編的旋律,「荷蘭每一個人都會唱、奏和吹口哨」。

當時莫札特家庭正在返鄉途中。這趟旅程始於1763年六月九日,他們到過慕尼黑、奧斯堡、路易斯堡、史威琴根、海德堡、曼茲、法蘭克福、科布連茲、波昂、 科隆、艾森、布魯塞爾、巴黎、卡拉伊斯和倫敦等地,直到1765年十一月底才回到薩爾茲堡。每到一處,他們都會探訪皇家宮廷和修道院。沃夫岡繼續學習、作 曲及演奏。除了母語德語之外,他也會說法語和英語,此時並且兼學荷蘭語。數學也給他極大的愉悅。

後來1775年元月,青年莫札特到慕尼黑參加其歌劇《冒牌園丁》演出並希望獲得職位之時,他還寫作了《C大調彌撒,KV220》、《奉獻經,KV222》 和兩首為八支管樂器的嬉遊曲。目前學術界推測,作品編號KV279-284的六首鋼琴奏鳴曲大約也寫於這個時期,而且係一鼓作氣完成。這一點,從1784 年六月十二日沃夫岡寫給父親的信裡所提「我在慕尼黑完成杜爾尼茲」,即可明顯窺知-此處的「杜爾尼茲」就是上述六首鋼琴奏鳴曲最後一首的子題,一般通稱 《杜爾尼茲奏鳴曲,KV284》。就像一幅迴轉畫,我們可以從這組奢華鋼琴曲集裡,聽到、看到十九歲莫札特對奏鳴曲式的實驗:其創意天份、歷練和思想世界 的一種展示。

《C大調奏鳴曲,KV279》是這組曲目的開路先鋒,帶著明亮、無煩惱的個性。
《F大調奏鳴曲,KV280》的開頭,帶著歌劇般情境與角色扮演的移轉,已經預期歌劇《唐喬凡尼》裡雷波瑞羅的小步舞曲。
在《降B大調奏鳴曲,KV281》,我們發現用展技愉悅來表達滿足。這種手法,後來莫札特一再運用到他的數首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之上。此外,第二樂章的演奏指示「柔情行板」也非常獨特。
《降E大調奏鳴曲,KV282》以緩板起頭;大小調模式的交替,則分別用來表達懷疑和希望。
《G大調奏鳴曲,KV283》的調性,代表幽默與輕盈;曲中還帶進許多互相矛盾的元素。
《, KV284》這首奏鳴曲在整套曲目之中格局最大,其開頭充滿慶典氣氛;它具有歌劇序曲的個性,從頭到尾彷彿是以管弦樂合奏團來構思。

《F大調行板,KV616》可能是由約瑟夫.穆勒(戴姆.封.史崔齊泰茲伯爵)所委託作曲。莫札特形容,此曲係為「小型風琴內的圓柱」而寫。他於 1791年五月四日將之列入目錄裡。這首作品以前通常用機械鐘來演奏。人們傳說,當莫札特去世之時,這個音樂在布拉格曾被不斷演奏以茲紀念。

《A小調輪旋曲,K.511》寫於1787年三月十一日,莫札特當天就將之編入作品目錄,同年由維也納出版商霍夫麥斯特予以初版發行。莫札特去世 後親友盤點財產時,發現了一份該出版品的拷貝。1787年四月,當莫札特聽到父親病重的消息,他在信上寫道:「死亡,是我們生存的真正目標。過去幾年,我 跟這個人類最好、最真實的朋友建立了密切關係,其影像不再讓我感到害怕,反倒具有撫慰的作用!」 

 

Sonata C Major KV 279 (189 d)

 1            Allegro     (7`00)

  2            Andante    (7`38)

 3           Allegro     (6`33)

 

 4   Rondo a minor KV 511 (11`00)

 

      Sonata F Major KV 280 ( 189e)

 5              Allegro assai  (6`24)

 6              Adagio           (10`22)

 7              Presto            (4`20)

 

 8   Eight Variations in G Major about `Laat ons Juichen,Batavieren!` KV 24 (5`06)

 

       Sonata B major KV 281 (189f)

 9               Allegro     (6`28)

10              Andante amoroso (7`00)

11              RONDEAU Allegro (4`17)

 

編號
曲目
長度
作詞
作曲
演奏
樂團
演唱
指揮
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