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琉森音樂節歷史名演 Vol.1~哈絲姬兒、卡薩德修 LUCERNE FESTIVAL Historic Performances, Vol. I~Haskil、Casadesus



Audite新系列「琉森音樂節歷史名演」登場,第一集的主角群是20世紀的兩位偉大鋼琴家:哈絲姬兒、卡薩德修。
當今世上的確有許多傑出的莫札特演奏家,但是如果要說天生就是彈莫札特的料,多數人心中先想到的大概都是哈絲姬兒。莫札特的D小調鋼琴協奏曲K466更是在她的一生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這首陰暗哀愁的樂曲和鋼琴家的個性之間存有某種吸引人的特質,比她其他同類型曲目更能深入音樂當中。她的詮釋從來就不是為了呈現架構而照本宣科,而是順從靈感的指引—特別在D小調協奏曲更是如此,她說「我這樣彈奏是因為我覺得就應該這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無論如何,她的詮釋似乎總是能與這位天才作曲家心靈相通。在這次1959年琉森音樂節的演出,她與克倫培勒和愛樂管弦樂團搭檔,此時正值哈絲姬兒的藝術高峰,根據她在信中自承這場演出令她相當難忘。瑞士新蘇黎世報的評論則說「最富靈感的鍵盤詩歌的先驅者」
如果說要找出一位和哈絲姬兒相反,但卻具有同樣演出魅力的男性鋼琴家,那一定是比她小四歲的法國鋼琴家卡薩德修。1899年生於巴黎的他和哈絲姬兒的音樂美學有著截然不同的風貌。前者任由靈感恣意流竄,後者則是果決的切入音樂的重心。他創造所有一切,驅策它們前進然,像是將火種帶到世間的普羅米修斯,他將這把火燒向聽眾,讓他們為之瘋狂。1955年卡薩德修曾與米卓波洛斯和紐約愛樂合作錄製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1957年9月他們在琉森音樂節再度合作,此時的樂團是維也納愛樂。這是維也納愛樂和米卓波洛斯首次登上琉森音樂節舞台,三者無疑是最夢幻的組合。指揮和獨奏家對每個小節都瞭若指掌,卡薩德修和樂團之間的互動更是心有靈犀。這一回,貝多芬不再是那個企圖翻轉世界的瘋狂暴君,相反的,只要樂曲有需要,他可以化身成口若懸河的辯士或如群星閃爍般給予天啟,時而居高臨下俯瞰全局。處於極佳狀態的卡薩德修根本不需要刻意呈現什麼,就能讓所有一切井然有序清晰可見,達到無以辯駁的說服力。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Piano Concerto in D Minor, K. 466
Clara Haskil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Otto Klemperer
I. Allegro(14:32)  
II. Romance(10:04)  
III. Allegro assai(06:49)  
Applause(00:52)  
 
LUDWIG VAN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 5 in E-Flat Major, Op. 73 ‘Emperor’
Robert Casadesus | Wiener Philharmoniker | Dimitri Mitropoulos
I. Allegro(19:32)  
II. Adagio un poco mosso(06:47)  
III. Rondo. Allegro ma non troppo(10:21)  
編號
曲目
長度
作詞
作曲
演奏
樂團
演唱
指揮
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