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指揮阿巴多於2014年1月20日逝世,享年81歲,消息傳開後,音樂圈莫不感到震驚沈痛。我們失去的不僅是上個世代的頂尖指揮,也失去一位才華洋溢、熱情、謙沖正直的藝術家。阿巴多晚年與琉森節慶管弦樂團以及波隆納莫札特管弦樂團(後者由許多年輕樂家組成)的合作讓他得以擺脫病魔的侵擾。復出之後無論是在波隆納、米蘭、維也納金色大廳或是琉森音樂節,所有看到他的聽眾無不對此感到嘖嘖稱奇。
回顧薩爾茲堡音樂節(下略稱薩堡音樂節),有許多理由足以讓我們對阿巴多肅然起敬同時以哀痛的心情緬懷他。阿巴多在音樂節指揮音樂會與歌劇的時間將近五十個年頭,獨特的演出曲目從未讓滿懷期待的聽眾敗興而歸。但這不表示他在薩爾茲堡就是一路順遂,他也是耗費相當心力才在該地建立起聲望。1965年,32歲的阿巴多首次在薩爾茲堡登台和維也納愛樂演出馬勒的第二號交響曲立刻造成轟動。阿巴多出身米蘭,曾在維也納師事史瓦洛夫斯基並在紐約贏得米卓波洛斯指揮大賽(1963)。儘管當時他並未獲得任何重要的職位,也不是卡拉揚的門徒。但平面媒體總是需要一點話題,於是不久他們便將阿巴多塑造成卡拉揚的競爭對手,這點在薩爾茲堡也是一樣。或許這能解釋為何1968年他在音樂節首次指揮歌劇(羅西尼的「塞爾維亞的理髮師」)明明大受好評,翌年也再度受邀回到音樂節指揮同樣劇碼,但是之後音樂節再也沒有找過他指揮任何歌劇。直到1989年卡拉揚過世,時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的阿巴多才終於帶著「屬於他的」維也納製作的理察.史特勞斯歌劇《艾蕾克特拉》重返薩爾茲堡節慶廳舞台。
可以確定的是,阿巴多是每年都會造訪音樂節的指揮之一,這多半要歸功於和他合作密切的維也納愛樂,儘管他也曾在音樂節指揮其他受邀樂團像是:捷克愛樂、倫敦交響樂團甚至是柏林愛樂。1966年12月阿巴多首次指揮柏林樂,1989年卡拉揚過世後,該團團員推舉他繼任首席指揮一職。因此外界多半認為阿巴多在薩爾茲堡應該也會繼承卡拉揚的位置。阿巴多的指揮歷練豐富,1968-1986年擔任米蘭史卡拉歌劇院首席指揮,1979-1987年是倫敦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84年當上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音樂總監,更重要的是他成了維也納愛樂眾多主要指揮之一,1987年維也納市更頒贈「常任音樂總監」的榮譽頭銜給他。但是場景回到薩爾茲堡似乎又是另一回事。當時音樂節正在進行改組,卡拉揚過世後繼任藝術總監的是來自比利時的摩蒂耶,顯然他對阿巴多的指揮背景並不買帳。這一來反倒讓柏林愛樂看不下去,為了力挺他們的新任指揮,柏林愛樂運用龐大影響力讓阿巴多在1994年成為薩爾茲堡復活節音樂節的藝術總監(註:卡拉揚1967年創立,原始想法是為了擴展薩堡音樂節,但復活節音樂節並非前者的分支,而是獨立的藝術節)。直到2002年,阿巴多一直遵循卡拉揚的慣例,每年都會在復活節音樂節上演一齣大型歌劇(波利斯.郭德諾夫、艾蕾克特拉、奧泰羅、伍采克、西蒙.波卡奈格拉、法斯塔夫、崔斯坦與伊索德還有帕西法爾)以及他和柏林愛樂的音樂會,此外他們每年在薩爾茲堡聖靈降臨節的演出大多也是由阿巴多指揮。
這些表演有部分會繼續搬到夏天的薩堡音樂節演出(像是穆索斯基的波利斯郭德諾夫、貝爾格的伍采克),只是樂團改成維也納愛樂。柏林愛樂在音樂節的兩場客席演出(這也是卡拉揚時代留下來的傳統)排出的曲目也是相當吸睛:馬勒的大型交響曲、波里尼演奏布拉姆斯兩首鋼琴協奏曲,此外還有柴可夫斯基《悲愴》或是德佛札克《新世界交響曲》、楊納傑克的《小交響曲》以及到李蓋悌為止的20世紀當代作品都包含其中。除此之外,阿巴多還有很多精彩演出讓造訪音樂節的聽眾印象深刻。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精彩演出是1992年楊納捷克的歌劇《死屋手記》,還有許多少見卻安排得宜的演出曲目,蒐羅的風格和年代都相當豐富。此外像是1969年阿巴多早期的史特拉文斯基《伊底帕斯王》以及1970和80年代一系列的馬勒交響曲同樣令人印象深刻。1979年,阿巴多指揮歐洲共同體青年管弦樂團(下稱ECYO,1978年由阿巴多協助創立,即日後的歐盟青年管弦樂團)在薩堡音樂節登台引起一陣旋風。但他和歐洲室內管弦樂團的演出同樣令人難忘。1988年他首次率領馬勒青年管弦樂團在音樂節登場,與女高音潔西.諾曼共同演出馬勒的第三號交響曲,這也足以證明阿巴多相當喜歡和年輕音樂家共事,即便他紅遍全球行程永遠滿檔也依舊如此。
他在幫青年管弦樂團選擇曲目時總是偏好和商業取向不同方向的作品。像是他構思並且參與創辦的維也納現代音樂節,總會在最重要的節目裡特地開闢一塊留給一些年輕樂團表現。1988年他重新將舒伯特的歌劇《費拉布拉斯》完整搬上維也納藝術節舞台時,就是由歐洲室內管弦樂團演出;在薩堡音樂節演出全套舒伯特交響曲時也是由該團上場。不過演出穆索斯基的歌劇《郭德諾夫》和《荒山之夜》原始版時,他則屬意馬勒青年管弦樂團登台,因為該團的聲音充滿嶄新的活力;當他決定要演出較為吃重的曲目像是荀伯格的《古雷之歌》時也是該團演出。毫無疑問,阿巴多和年輕音樂家合作時會顯得格外自在。
這種說法不單可以從許多音樂會獲得印證,有人認為比起日常充滿壓力的職業生活,阿巴多和年輕人相處共事時的確更為輕鬆自然也更開心。有待過知名樂團的音樂家形容阿巴多在排練時沉默寡言-只有在上台時才會和許多指揮一樣表現的泰然自若;不過青年團的團員們對此則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阿巴多在排練時相當友善率真,言談之間就像朋友一樣自在;儘管要求極高卻能讓團員不用戰戰兢兢;練習困難的樂曲時格外有耐心;此外阿巴多也樂於傾聽團員分享自己的生活大小事。在馬勒青年管弦樂團成立初期,阿巴多會親自挑選團員,波隆納莫札特管弦樂團也是一樣,他會邀請裡面的菁英和他一同參與琉森節慶管弦樂團的演出,該團尚有來自其他知名樂團經驗老到的團員,同樣由阿巴多挑選。對他來說給予年輕人舞台是再重要不過的事情。所有和他共事以及聽過他音樂會的人都會被他吸引,他處理音樂時的輕鬆自然安穩更是引人入勝。
近年薩堡音樂節也因為阿巴多的缺席而減少許多收入。阿巴多宣布辭去柏林愛樂首席指揮之後,又以華格納的帕西法爾告別復活節音樂節,2002年夏天他最後一次指揮馬勒青年管弦樂團,曲目有德布西的《海》、刺激充滿張力的巴爾托克《給弦樂、打擊和鋼片琴的音樂》,以及由阿格麗希擔任獨奏的拉威爾《鋼琴協奏曲》。之後阿巴多唯一一次重新回到薩爾茲堡是在2012年,他指揮莫札特的C小調彌撒以及舒伯特的降E大調彌撒,波隆納莫札特管弦樂團和維也納荀伯格合唱團是當時79歲飽受病痛摧殘的大師最熱情的伙伴。
1979年的大轟動-歐洲共同體青年管弦樂團
1979年夏天的音樂節除了有維也納愛樂、維也納廣播交響樂團,還有以色列愛樂、波士頓交響樂團和柏林愛樂的客席演出。但是造成話題的還是在阿巴多率領下首次登上音樂節的ECYO。他們在岩窟馬術表演場(Felsenreitschule)的音樂會令人記憶猶新,音樂會兩天後報章媒體更是一面倒的好評。開演前因為聽眾太過熱情,阿巴多和音樂節主辦單位決定對外開放正式彩排過程,同時以喇叭將音樂會實況轉播至大教堂廣場的每個角落。之後《慕尼黑信使報》寫了一篇標題名為「薩爾茲堡大轟動」的文章:「在阿巴多領軍下的ECYO將我們目前為止聽過的青年管弦樂團完全打趴。這些年輕人簡直和一流樂團不分軒輊。他們演奏時會讓你跟著感染他們發自內心的喜悅,沒有一絲的刻意做作。演奏技巧高超同時擁有絕佳的一致性,而且他們不過才聚在一起練習兩個半星期而已耶。」《維也納信使報》寫道「阿巴多太厲害了!這場音樂會就像卡拉揚、伯恩斯坦和貝姆指揮柏林或是維也納愛樂那樣值回票價,他把這場音樂會變成一場真正的藝術慶典,不只讓聽眾瘋狂,而且是真正感到喜悅...在麥斯米倫.雪爾充滿張力的旁白搭襯下,他們將荀伯格寫給華沙猶太人區罹難者的安魂曲演的入木三分-洗鍊充滿強烈恐懼。接著是史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精準而且技巧完美,樂團的聲音更是令人印象深刻。為他們注入靈魂的統帥阿巴多,在史特拉文斯基音樂中那種印象主義微妙的纖細音調色彩之下,冒險讓管樂群的獨奏刻意突出,這些年輕音樂家並沒有讓他失望....音樂節應該要每年都邀請他們回來才對。」(1979年8月15日)
馬勒青年管弦樂團同樣大受好評
遺憾的是該樂評的願望最後並未成真,但是阿巴多經常帶領歐洲室內管弦樂團回到薩爾茲堡演出,該團的成員來自先前歐洲共同體青年管弦樂團(註:青年團有年齡上限,為了讓這些畢業的團員能繼續參加管弦樂團,於是有了歐洲室內管弦樂團)。馬勒青年管弦樂團(阿巴多亦參與創立過程)1998年以來在薩堡的音樂會也屢屢令人振奮。該團多數成員來自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亦即涵蓋舊奧地利帝國版圖的國家,但也有部分成員來自德國和義大利。1994年夏天的音樂節,阿巴多和該團在岩窟馬術表演場演出相當罕見的曲目並獲得極大迴響。該場音樂會除了貝多芬之外,還包含穆索斯基幾部作品的原始版本,當時幾乎沒人知道有這樣的版本存在。Vienna Presse 有如下報導:「我們終於能再次直視作曲家,體驗他粗獷原始的音樂語言。馬勒管弦樂團的弦樂聲音清脆俐落、木管舒適平滑,在阿巴多的帶領下,銅管部門顯然相當享受的全力駛往『巫女的安息日』」(199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