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的主題據說並非出自靈感,他宣稱是早年聖‧佛羅里安兒童合唱團的朋友托夢給他,並且對他保證絕對會帶來好運。儘管真實性有待商榷,但是若和布魯克納其他交響曲中常見威嚴高聳的主題相比,第七號的E大調主題的確會讓人感到溫暖無憂無慮,有傳記作家形容這種感覺就像是蔚藍的天空。這首交響曲也的確為布魯克納帶來好運,1884年在萊比錫首演獲得空前的成功,成為他餘生中最常上演的曲目。眾所皆知他的交響曲最後樂章通常是龐大厚重,或許此曲的成功有部分得歸功於他將終章的厚重感大幅消減,連帶凸顯出作為情緒核心的慢板樂章的重要性。第七號是他「慢板交響曲三部曲」的第一部,最後一首當然就是未完成的第九號。布魯克納的交響曲經常被視為大師的壓箱曲目,在這種脈絡下,一般唱片收藏家最先想到的無非是約夫姆、傑利畢達克、汪德和朱里尼,而非貝姆。這些交響曲無論是長度或是調性的豐富使用以及充滿技巧的作曲手法都可說發揮到極致,另一方面布魯克納持續修改樂曲,將龐大交響曲的同樣概念加以延伸也是一絕。從在上奧地利省當助理教師開始,布魯克納就一直奮力向上期望獲得世人的認可,但是他低調謙遜的生活又和他的音樂剛好相反。要勝任這套交響曲全集,除了不能看到龐大架構就消退熱情,也不能被細微的對位所牽制,此外也得避免在浩瀚的聲音世界以及拉長延遲的高潮中刻意樹立自己的詮釋觀點,否則可能淪為俗套。現今的樂迷多半認為貝姆是莫札特、華格納和史特勞斯的權威,他的錄音清單不少三人的作品,反觀布魯克納只佔了一小部分,這也難怪多數人不會在第一時間自動將貝姆和所謂的布魯克納權威印象連結。這張貝姆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的錄音年份是1977年,也是貝姆最後一次錄製這首作品。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貝姆是以何種手法詮釋第七號交響曲:徘徊漫遊的豐富情感跳脫了嚴肅的交響體裁,同時避開所有類似狂喜的表現,將超脫世俗的不朽舒適流暢的呈現,另一方面他運用指揮歌劇的經驗,讓樂句得以綿延持續、對聲音旋律的細節都能投注其中,同時細膩的佈局安排速度該如何表現。貝姆的布魯克納其實是閃耀著光輝並且時時充滿溫暖的歌唱性。他的手法不會讓你覺得像是遙遠冷靜的交響慶典,而是最樸實親近的布魯克納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