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俄羅斯和蘇聯鋼琴音樂可說相當多元,一方面維持了對傳統的喜愛,一方面又探索嶄新的音樂表現手法。在產出的作品中可以窺見此一潮流的偉大作曲家,普羅高菲夫可算其一。身為傑出的鋼琴家,普氏不僅為自己摯愛的樂器作曲,據他所說,在創作其他作品時也都是在鋼琴上面完成。更進一步的說,他的所有作品-歌劇、芭蕾、清唱劇、神劇、劇場和電影配樂、交響曲和室內樂-都反映在鋼琴作品上。這點或許可以在普氏的鋼琴奏鳴曲得到證明,整體來說這九首奏鳴曲也足以名列最具大師風範的鋼琴作品之一了。本輯是梅尼可夫首張普羅高菲夫鋼琴作品,也揭示了他接下來的全新錄音計畫,收錄的三首奏鳴曲創作時間超過作曲家人生中的三十年歲月。
普氏創作第二號奏鳴曲(1912)時還在就讀聖彼得堡音樂院,他將此曲獻給好友與同窗Maximilian Smidthof,但翌年好友便自殺離世。1914年由普氏本人在莫斯科首演。
第六號奏鳴曲1940年2月完成,同年4月由作曲家本人在廣播上首演。「風格清晰令人深刻,音樂架構完美,在在讓我感到驚艷。以前從來沒有聽過像這樣的音樂。作曲家大膽無畏的和理想浪漫主義切割,並將20世紀音樂的駭人律動引進他的音樂之中。」知的蘇聯鋼琴家李希特曾如此形容第一次聽到這首奏鳴曲的感想。
普氏1939年到44年之間完成的第六至第八號,向來被稱為「戰爭奏鳴曲」三部曲。普氏的第二任妻子回憶道「他不僅可以在同時間創作多部作品,甚至可以同時間寫不一樣的部分。舉例來說,1939年他開始著手創作第六到第八號三首鋼琴奏鳴曲,可以一次同時寫十個樂章,只有在後來專心投入第六號的時候,才把第七和第八號擱置在旁。」第六號經常被視為預見戰爭到來的象徵。然而所謂的危機並非僅止於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威脅,1930年代中期,蘇聯國內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整肅(Great Terror),雖然普氏並未受到波及,但是一干與他親近的同袍好友卻被捲入其中喪命,也難怪如同警訊般的清晰動機會在第六號當中不斷反覆現身。
第八號奏鳴曲係普氏獻給第二任妻子米拉.孟德爾頌.普羅高菲娃,1944年12月30日由吉利爾斯在莫斯科音樂院首演。1936年,俄國文豪普希金逝世百年(1799-1837)紀念前夕,普氏開始著手進行一系列普希金作品的相關音樂創作:波利斯.郭德諾夫、黑桃皇后、尤金.奧涅金,遺憾的是這三部計畫在普氏有生之年都未能完成。普氏後來將當中的音樂元素挪用到其他作品上,包含第八號奏鳴曲。第一樂章的主要主題之一來自黑桃皇后,第三樂章則是以尤金.奧涅金裡面的小步舞曲作為基底。1944年普氏在一篇文章提到自己的新作品「我正在創作三樂章的第八號鋼琴奏鳴曲,整體風格將以抒情為導向。」
陸續完成蕭士塔高維契《24首前奏曲與賦格》和《鋼琴協奏曲》之後,梅尼可夫將錄音曲目轉向另一位俄國鋼琴家普羅高菲夫的鋼琴作品,也將是他嶄新的里程碑。
CD 1
Sergey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 2 in D Minor, Op. 14
1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5'31
2 II. Scherzo. Allegro marcato 1'55
3 III. Andante 4'54
4 IV. Vivace 4'23
Piano Sonata No. 6 in A Major Op. 82
5 I. Allegro moderato 7'26
6 II. Allegretto 4'13
7 III. Tempo di valzer lentissimo 7'10
8 IV. Vivace 6'28
Piano Sonata No. 8 in B-flat Major Op. 84
9 I. Andante dolce - Allegro moderato 13'22
10 II. Andante sognando 4'44
11 III. Vivace 9'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