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古典音樂雜誌唱片論壇五顆星(Fono Forum,2010.6) | 法國「驚豔古典」大獎 (Choc de classica,2010.12) | 西班牙Scherzo古典音樂雜誌推薦 | 英國留聲機雜誌推薦 | BBC音樂雜誌最佳器樂類專輯(2011) | BBC音樂雜誌推薦「史上50大經典專輯」(2012)
2CDs+DVD,內含史泰爾與梅尼可夫兩人精彩訪談!
1950年蕭士塔高維契赴德國萊比錫參加巴哈逝世兩百週年活動,順便受邀擔任第一屆國際巴哈大賽的評審,當他聽到年僅26歲的妮可拉耶娃彈奏巴哈的平均律後大受感動,促使他日後寫下24首前奏曲與賦格並獻給妮可拉耶娃,這位僅憑記憶便能演奏全曲的鋼琴家在往後的日子不斷演出這首作品,她的名字和這首樂曲已經完全劃上等號。同樣出身俄羅斯的年輕鋼琴家梅尼可夫,自幼便接受正統俄羅斯的音樂訓練,曾師事HM底下另一位著名鋼琴家史泰爾(Andreas Staier),就學期間亦常受家李希特之邀參加他在俄羅斯舉辦的「12月之夜」音樂節與法國的Meslay穀倉音樂節,也是BBC第三廣播電台2000-2002年的新銳藝術家(BBC New Generation Artist)之一。他在HM的錄音除了獨奏專輯,也經常與小提琴家佛斯特、大提琴家奎拉斯合作室內樂。從2002年開始,梅尼可夫於英國曼徹斯特的皇家北方音樂院教授鋼琴。有趣的是他除了音樂之外,第二熱愛的事物便是駕駛飛機,還有私人飛行執照。 「...透過這首作品,可以感受到一位飽受煎熬之苦的凡人,如何一次又一次發揮無比勇氣面對時而多變艱險卻又時而美好的人生時所發出的吶喊之聲」~梅尼可夫
BBC音樂雜誌訪談梅尼可夫談論他的新錄音~採訪:丹尼爾.賈菲
Q:你詮釋這套樂曲有受到誰的影響嗎?像是這首作品的題獻者妮可拉耶娃?
A:很抱歉我必須說在我收集的專輯中,她[在Hyperion]的名盤並非是我的愛,雖然大家都會提到,我對她本人也相當尊敬,畢竟她光憑記憶便能彈完全曲,也是因為她才啟發了這首作品的誕生。但要說起來的話,我倒覺得早期她在Melodia的錄音還比較好。
Q:你對她的詮釋無法接受的主要原因是?
A:我何德何能去評論她的演奏啊?舉例來說好了,約莫一年前我在蘇格蘭彈過兩組前奏曲和賦格,當時有個評論說出和我完全相反的感覺。他認為我的詮釋太過混亂,完全沒有音律起伏可言,相反地她(妮可拉耶娃)的詮釋則是極度條理分明–然而這點正是我沒辦法接受妮可拉耶娃詮釋的主要重點啊!所以也只能說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吧。特別是她在法國的地位有如傳說般。因此我並不希望自己的專輯老是被拿來比較或是...嗯...被視作足以和她的名盤抗衡...拜託不要!畢竟有那麼多的優秀鋼琴家都曾錄過這首曲目,再者也是最重要的,音樂本身才是值得我們關心的地方,真的。
Q:你決定錄這套曲目的原因是?
A:因為我越來越無法忍受許多人對這首作品的誤解。有些音樂學者和熱愛20世紀音樂的聽眾認為這首作品沒有開創性僅僅是因為他們覺得這不算「前衛藝術」或是因為聽來工整方正太過簡樸。
Q:顯然你並不認同這種說法,那麼在錄音前你做了哪些功課呢?
A:嗯...我想一下,第一次演奏這組作品是在1997年我參加李希特在法國托爾斯舉辦的Meslay穀倉音樂節,當時我彈了其中四首。但是直到三年前我才開始鑽研整套作品,之後的每次巡迴演出我都會隨身攜帶總譜。同時也開始研究巴哈的平均率,畢竟是妮可拉耶娃演奏這首作品才促使蕭士塔高維契動手寫了24首前奏曲與賦格。此外我也把學生時代作過但是並沒有那麼投入的對位法拿出來複習,然後花時間去分析賦格,瞭解其中的規則運作。然後我才發現蕭士塔高維契24首賦格中的23首全都遵循極其統一的模式,就像照著同樣架構完成的嚴謹作業。我當下的反應是「天啊,為什麼他要把曲子寫得這麼一板一眼啊?」當時我在日本有兩天的巡演,我覺得真的沒辦法投入這首音樂。
Q:為什麼後來會改變想法呢?
A:這點基本上我在專輯解說冊中有加以解釋。在某個時間我突然瞭解–或者說我以為自己瞭解–為何他在作曲時要採用某些手法。這首作品只花了他三個半月的時間,真的很厲害。但是你可以察覺到這些前奏曲和賦格當中蘊含的美學力量是如何引領著他,讓這些音樂成為標準的蕭氏作品。對他而言在如何在極為規律嚴謹的賦格底下創造一個截然不同的美學和情感世界已經變成有趣的事情,把其中的幾首拿來和下一首作對照,你很難相信他們居然能寫得如此一絲不苟又學院派。我真心想為這首作品喝采,因為它真的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