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憂愁汪洋,只會帶給我辛勞哀傷。但,朋友啊,我不願如此死去。我想活著-能夠思考並且感受苦痛。我明白前方將會有些許歡愉,混雜著憂愁困擾」~普希金《哀歌》
俄羅斯的作曲家總會一再利用故土鄉野傳奇作為他們的創作題材,未來的憂愁汪洋,痛苦的當下以及用之不盡的古老傳說,本輯的三位作曲家試圖在時間與空間中為音樂取得平衡。
破滅的世界、殘破的古堡、地下墓穴,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創作起源乃是受友人畫家哈特曼的去世所啟發。當中讚詠的無非是孩童與死亡這類永恆素材,從這些往昔逝去的殘破瓦骸傳統之上,為後世立起一座又一座的大教堂,耀眼奪目。塔涅耶夫則是完美取用俄國往昔的燦爛時代,迷人耀眼的文化作為素材,卻又保留既有的古典形式,逐一完成了三重奏、四重奏、交響曲以及本輯收錄的《前奏曲與賦格》等諸多作品,每一部都像是鍍金般光芒四射。感謝巴哈和布拉姆斯這兩位堪稱照耀他作曲世界的偉大燈塔,塔涅耶夫有著如頑石般毫不動搖的大師風範。
相較之下,曾師從塔涅耶夫的梅特納,其人生卻充滿波折,除了悲慘再無其他,儘管他和拉赫曼尼諾夫同期,兩人際遇發展卻大不同。懷才不遇的感嘆令他抑鬱度日,所謂的未來對他而言毫無值得期待之處。1919年梅特納開始著手創作一套由八首樂曲組成的《被遺忘的旋律》第一冊,本輯收錄的即為第一首《回憶奏鳴曲》。芳香、回憶、如詩如畫的夢境、存在的不安;藉由這些創作,他一再讓鄉愁思念的濤浪拍打侵蝕自己,豐富的戲劇性、抒情奔放的內在以及強烈對比輪流交織一再上演,才能使他心靈稍微獲得救贖。故土的遙遠傳說讓這位說故事高手編織出一幅幅高貴動人的音樂圖畫,時而像是坐在被遺忘的草原上的農人、時而又化身在寒天凍地的航海商人,這位被生命所詛咒的藝術家,藉由音樂讓自己遁入這些超自然的想像情境之中。
大衛.卡杜1985年生於法國,14歲進入巴黎國立高等音樂院,曾師事普萊亞、波里尼、巴倫波因。2005年獲得布梭尼大賽第三名的殊榮,預言了這位剛滿20歲就展現驚人天分的年輕鋼琴家大好前程。2005貝多芬國際鋼琴大賽以及2009年里茲國際鋼琴大賽雖未奪冠,但過人表現令所有人難忘。2010年的法國音樂之光大獎中榮獲「最佳新秀」,2011年又獲頒國際古典音樂大獎(前身為坎城古典音樂大獎)「年度最佳青年演奏家」,曾與帕爾曼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巴倫波因於芝加哥交響中心開設的大師班更是指定他參與錄製影像專輯「Barenboim on Beethoven」,堪稱無上光榮。在卡度的指尖下,一顆顆的音符彷彿呼吸般隨著一起一伏,充滿魅力。樂曲的抑揚頓挫恰到好處,勾勒出清晰可見的音樂輪廓。